又到了浙江人民一年一度做年糕吃年糕的季节。
以前不觉得我们浙中老家的年糕有什么特别的。冬季里的早饭,出现频率最高的就是它了。地里现摘的打过霜的青菜,丢进用五花肉煸的猪油里,还可以再切上几片自家灌的广式香肠,大火烧开。年糕软糯黏牙,汤汁也略粘稠。出锅后盛一碗,舀上一小勺红剁椒,就是最经典的早餐。
后来远嫁他乡,回娘家的时候都是年后了,年糕都是年前做,总是被泡在水里保存,泡出一股臭味。我就不要吃了。我妈每次都说,带一点回去,我都拒绝。虽然上海只能买到宁波年糕,纯大米做的,不像我们那边的年糕,大米和糯米掺起来,更糯。但我也不想吃泡了很久的臭年糕。也懒得叫我妈年前做一点寄给我。有就有,没有就没有,不用刻意。大不了不吃嘛,天下美食那么多!
前几天,收到了阿姨的一袋年糕。我第一反应是拒绝,不要随便拿别人东西,再说我已经够胖的了,要拎回上海也很沉。还有,对年糕的印象,总是停留在那股水汪气上。
阿姨执意要我带走,吩咐我要放一天,等不软不硬的时候再切,刚刚好。刚做好的年糕,摸起来暖暖的,软软的。“吃不完的不要浸在水里保存,可以切片放冷冻保存。”阿姨说。
我照做了。花了一点时间,切好,装好,放好。忙到一点半,冰箱里还有青菜。给自己下了一碗。
吃着吃着,眼眶湿润了。最近不知道为什么,特别多愁善感。可能年糕太好吃了吧。我这个没出息的人,吃刚做出来的年糕,把自己香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