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零零散散看完了凯利.麦格尼格尔的《自控力》,英文名叫《THE WILLPOWER INSTINCT》,最开始作者在斯坦福大学开设了一门叫“自控力科学”的课,越来越受欢迎,逐渐发现自控力问题很普遍,于是写了这本书,想要帮助更多的人,也让更多的人知道,他们不是孤独的,其实每个人都面临着大大小小的自控力不足问题。我们可能需要对抗毒瘾、抑郁、焦虑、破产、失业、离婚和对失败的恐惧。
书中提到了很多有操作意义的提升自控力的方法,现在我把我印象深刻的给大家整理一下。
self-compassion,学会接受自己的失败和不完美:青年人面临的最多的问题是缺乏自信和自我批评,我们容易用一次失败或者挫折来定义我们自己,否认自己能成功,作者强调“self-compassion(自我同情)”的重要性,要接受自己的失败,并像朋友一样同情自己,要用更开阔的眼光看未来。要接受自己的失败,然后面向未来,做自己该做的事情,把一切交给时间。增强自我控制力,自我同情比自我打击有效得多。
关注更多长远的利益:人都有两面,一方面注重眼前的利益和生存需要,一方面注重长远利益,我们需要在必要的时候,关注更多长远的利益:Everyone‘s job is to find a way to live with both sides, yet shift the balance toward our higher self when we need it.
把“我不要”变成“我想要”:书中提到“ironic rebound(讽刺性反弹效应)”,也就是越不让我们想一件事,我们越会去想它,就像“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一样”-越是禁止两人相爱,他们爱得越深。压抑想法为什么想不通呢?因为我们在压抑某个想法时,我们大脑会分别由两个不同的系统去执行:其中一个系统去“操作”,即努力控制我们不去想件事情;另一个系统去“监督”,即监督我们有没有去不想某件事情。正是这个监督系统,会一直在报警,一直在提醒我们某件事的存在。所以,人越想摆脱某种想法,这种想法越可能回到意识中,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个想法是真实的,是重要的。所以,最好的方法是不要控制,我们是无法控制住自己的想法的。这时候需要接受自己的想法,并观察自己的想法,感受身体的焦虑,然后把注意力转移到呼吸上。这一点和蔡康永提到的“正念法”很像,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了解一下。如果我们无法控制我们不想要什么,我们可以记住自己真正的目标,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相信什么,自己要做什么。
不要欺负未来的自己,他和现在的自己,是一个人:脑成像研究发现,我们考虑未来的自己的时候,大脑的活动和我们考虑别人的特征如出一辙,即在我们的大脑中,我们觉得未来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不是一个人,即不具有“未来自我的连续性”。我们总是认为未来的自己会比现在的自己拥有更多的时间、更多的能量和更强的意志,未来的我们不会感到焦虑,未来的我们比现在更能忍受痛苦,所以我们把现在不想做的事情,都交给未来的自己去做,然后解救现在的自己。我们给未来的自己增加负担,仿佛未来的自己是一个陌生人一样。但典型的情况是,我们到了未来发现,理想中的“未来的自己”不见了,最后做决定的还是毫无改变的曾经的自己。所以,想象一下未来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通过想象未来来增强现在的意志力,从现在开始努力去做,不要透支未来的自己。
在意志力最强的时候,做最有意义的事情:意志力和肌肉一样,是有极限的,用得太多会疲惫,所以可以在自己意志力最强的时候(可以观察自己什么时候意志力最强,我就是早上),去做最重要的事情。但是,同时意志力又是锻炼的。我们的大脑为了储存能量,会在我们消耗光意志力前,就会叫我们停止。当觉得自己“太疲惫”无法自控的时候,看看自己能不能挺过第一波疲惫的感觉,向前迈一步。
还是挺推荐这本书的。希望大家都能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也许是一段重要的关系,一个更健康的身体,一份更有价值的工作,更爱自己,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