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好像你会喜欢一个偶像,多半是因为那个偶像教会了你以前你不懂的道理,而他身上闪闪发光的那些属性是你也想要用拥有的。你想要变得更温暖,所以你喜欢温暖的人;你还相信梦想,所以你听关于梦想的歌;你想要变得倔强,所以你喜欢倔强而努力的人。对于偶像最好的支持,不是多狂热,而是让别人知道,支持他们的人也是一群努力的人”。
——《愿有人陪你颠沛流离》
我喜欢的作家——刘同,也正好为这本书谢了推荐——“……有种人就是暖暖的,连着他所经历过的青春,都是暖暖的。有种文字不是笔卸载纸上,而是手刻在心里,所以风吹不会散,反而愈发坚定。因为他心中一直有你,所以你才会睁开眼都是他。少年的力量,自始从容;温暖的力量,持续至终”。
对于刘同的热爱,朋友们很不理解,觉得写鸡汤问的比比皆是,为何你对他情有独钟?说实在的,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可能他出现的时机刚刚好——
买的同哥的第一本书名为《你的孤独,虽败犹荣》,只是说来惭愧,因为当时的W对此书的不屑一顾,对我的些许影响,这本书都没翻看就送给朋友了。再后来,同哥还出了《谁的青春不迷茫》,书没读过,却在高中好友的影响下去看了电影,记得那时正在准备考研,于是我和室友C在电影院哭的不能自已。觉得那些情节,那些画面是对我们高中时代最真实的反映。我们的青春是由五年高考三年模拟构成的,没有堕胎,没有早恋,没有大多数电影里的精彩纷呈,更多的是班主任的谆谆教诲,写不完的作业,做不完的模拟题。后来,在机缘巧合下买了同哥的《向着光亮那方》,只是那时忙着考研,只是匆匆翻阅了几页,便再没动。等到考研结束,再拿起那书,猛然发现,其实自己不是一个人,他经历过的,我正在经历着,而他正在经历的,我未来也必将经历。如果说,文字是有力量的,我觉得那些文字就是黑夜里的一道光,让我原本暗淡无关的生活变得生气。于是爱上了他的文字,当新书《我在未来等你》出现,那些故事,那群人,不是整和我身边的这区朋友一般吗?会损你,也会在危难时刻救我于水火,会在我低落时开导我。
其实,我们都不孤独,你们经历的,我也必将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