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长假,所以我也有连着两天偷懒的机会,随便聊点什么吧。
今天说说不同年龄的投资者所适用的不同风险偏好。
我多次在夜报里提过这样一个观点,就是鼓励年轻人尽早学会炒股,有亏也早点吃,因为年轻的时候穷,想吃大亏也吃不起。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我2008年亏过60%,但我当时账户里一共也就五六万块钱,后来收入上去了,往股市里稍一加仓就轻松回本,还获得了风险教育的切身经历。设想一下,如果我是一个70岁的退休老人,我全部积蓄一把压进去亏了60%,想要翻身就没那么容易了。
20多岁的人,主要财富在于未来人生不断增长的收入。
70多岁的人,主要财富就是自己存折里的钱。
两类不一样的人,当然在风险偏好上不应该一样,但很多股民本身并没有这样的觉悟。30来岁的人盼望着靠股市来改变自己的人生还算有点梦想,60来岁还想靠炒股改变人生那也太虚妄了。
我认为40岁是一个临界点,40岁以前的投资重心可以放在波动性更大的权益类产品,40岁以后投资重心应该放在波动小的固收类产品,至于具体的比例你们可以逐年调整,大的方向就是年轻时多拼命,年长时求稳定。
有人批评我,为什么要劝人早点来吃亏,可以不吃亏啊,劝对方永远别炒股就行了。
但这事劝不了的,缘分天定,内心里有赌性的人,今天不来,终有一天也会来,不然开户时的那句话〖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就没几个人真的看到心里去。
明晚2017年首篇夜报,到时候见[再见]
以上这段话是最近几个月关注的公众号人发的话。很喜欢,年轻的样子,对于我来说,就是敢于冒险。 一大早,是被室友的聊天声吵醒的。她们在说,L同学参加了100公里的徒步运动,想不明白为什么参加,就为了个证书加点学分,至于这么拼命吗?我想,这个也就是为什么有人说“夏虫不可语冰”了。不过,合肥的这个百里运动的路线要是安排在景区就更吸引人了,空气质量不好也不适合大量运动。年轻的样子,就是敢于去调战自己的极限,不去做,你就不知道自己有多厉害,有着无限的可能和潜力。很多事情现在不去做,以后也不可能。
适逢考试周,元旦没有出去血拼。不过想想最近过的六个元旦,都是在不同的城市血拼,今年我想蜕变,换个玩法,在图书馆自习。不过好痛苦呀,不喜欢这个专业,所以在图书馆有些坐不住。要是让我去看财务类的书就好了,一天嗖的一下就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