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始终相信
我读过的所有书都不会白读,它总会在未来日子的某一个场所
帮助我表现得更出色
读书是可以给人以力量的,它更能给人快乐。—董卿
有人会问,女孩子上那么久的学,读那么多的书,最终不就是要回一座平凡的城,打一份平凡的工,嫁作人妇,洗衣煮饭,相夫教子,何苦折腾?
其实这也是我母亲的心声。母亲一直因为没有生出男孩,生了几个女儿,而耿耿于怀一生,她的口头禅一直是九个女儿不如一个瘸腿儿!
在我们小时候,父亲一直鼓励我们读书,虽然父亲仅是一个农民,思想却在当时那个贫穷年代很先进,他的口头禅是读书和看病家里都有钱供,如果讲吃讲穿讲享受家里没钱。从这朴素的话里透露着父亲支持教育和身体健康价值观!而重男轻女的母亲却与父亲相反,她说:“一个女孩读那么多书能顶饭吃吗?读书的时间还不如用来做点家务或农活,来的实际,最起码能长出几颗庄稼和洗干净几件衣服做熟饭之类的效果!再就是一个女孩能写自己名字或能算简单的帐就可以了,实在没必要去读那么长时间的书。”
这两种相矛盾的观点导致父母年轻时总是吵架,尤其是到了交学费的时候,以前我记事晚,这都是听姐姐们说的。她们说,到交学费时给母亲要,母亲就说她没钱让给父亲要,然后交完学费家里经济紧张父母就吵架,然后家里就鸡飞狗跳不安宁!其实那个年代,我们都很懂事,放学后和假期里都帮家里干农活!
就这样在父亲的坚持下,我和大姐考出农村,虽然不是名牌大学,但是毕业后都分配了工作,留到了城市里。我和姐姐都懂家里人的不容易,工作后挣了钱都孝敬父母,村里的乡亲们都赞叹父亲眼光长远,教育的好。连母亲也改变了她的旧观念,遇到村里谁做不成什么事,就会说他没文化,所以才做不成的!还鼓励外甥儿和外甥女读书,说不读书什么事也干不成!
其实我俩从农村里走出来的好处不止这些,看看姐教育的儿子,不光是考上了名牌大学,毕业后工作不错,个人修养也不错!我教育的女儿也不错,尽管还没考大学,但她一直是勤奋上进的!而我们尽管毕业了,学习并没有停止,而是一直继续,这就让我在生活一地鸡毛是没有陷入抱怨与绝望中,而是寻求改变,遇到困难和绝望时,敢于面对,勇于接受挑战,战胜困难!
我想,我们的坚持是为了,就算最终跌入繁琐,洗尽铅华,同样的工作,却有不一样的心境,同样的家庭,却有不一样的情调,同样的后代,却有不一样的素养。杨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