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日常被网络词语包围着,最近的皮皮虾到2016年盛行的干货,往前追溯的鸡汤……鸡汤文泛滥之后,反鸡汤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就是干货。
干货是什么呢?
维基百科是这么说的:干货,一种脱水食材,泛指风干或者晒干后的食材。例如鱿鱼干、干贝、小鱼干、虾米、海参等。食材制成干活后方便储存与运输,避免因保存不当而导致食材腐败或变质。你看,关键词有两点:第一是风干处理。就是说经过一定时间的提炼,富含养分。第二是方便储存和运输,就是说有挺好的传递性和适用性,不易过期。
网上常说的“干货”其实主要是指精炼的实用的可信的内容,区别于一般人们所谓的心灵鸡汤。举个例子,一个技术大牛发了一篇文章。如果它是非干货,它可能是这样的:“我曾经多么烂,被人鄙视,妻离子散,后来努力发愤图强,终于成为XX公司的技术总监,老婆孩子也回来了。只要你努力你也可以的,云云。”相对的,如果它是干货,那它可能就是这样的:“当前的技术主要框架和阶段有123456,在几年或者几十年的技术研究经验里,其中的135有哪些哪些问题,主要反映在当初XX公司的XX项目的经历上,这些问题的表现和演化会如何,推荐现在的技术人员应该更多的关注2或者6,理由如下abcd。”(这里暂不讨论文章内容的真实性)
可见,对应上面的关键点,“干货”的特点在于:
一来它从实际经验中来,有相对具体的事件佐证,经过一定的时间进行提炼总结,往往是作者多年经历与思考的结晶。
二来它到实际情况中去,有一定的指导性,可以直接或间接适用于现在的环境,给出一个有理有据让人信服的建议,做这个不做那个,这样做不那样做。
简单来说,干货就是一种可以复制的成功,可以行动的计划书。
于是,一批又一批干货开始出现,从教你写作到教你健身,从10天学会思维导图到我是怎么用一年时间变美的。层出不穷的文章填充了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于是,我们一起携手走在变美变好变优秀的路上,按照干货文中说的:关于健康,早睡早起,坚持做一个晨型人;坚持喝水;每天锻炼;关于自我成长,找合适的知乎live来看,看大牛的分享,养成写作看书的习惯……关于工作,学习时间管理、精力管理、知识管理……
我们开始行动了,可是这样的我们,真的变得更好更美更优秀了吗?
我曾经也以为这样一定会变得更优秀,可是这个寒假让我产生了怀疑。将近半年的坚持让我每天都处在层出不穷的压力之中,每天三只青蛙让我每天的生活都有事可做。是的,这很充实。同样,半年下来,我几乎所有的目标都完成了。是的,几乎。而没有完成的那项目标,叫“健康”。
是生活习惯不健康吗?不见得。每天11点前已经入睡,早上七点之前已经起床,一周三到四次跑步,拉伸,kepp,每天的营养早餐,注意饮食,晚上泡脚,好像做了所有该做的事情。可是又有什么用呢?半年下来,所有见我的人都说身材更好了,气色看上去也不错。可是只有我自己知道,我可能已经近视了,我现在掉发越来越严重,也包括前两天莫名其妙出现的皮肤过敏和皮下内出血。
寒假回到家里,妈妈带我去看老医生,一个又一个听不懂专业名词加到一起就是:过度劳累、脾虚内热、严重体寒……
被妈妈严令停下做的所有的事,一个月的生活里没有书没有电影没有演讲什么都没有……慢慢地,整个人的状态都好像回来了,不会感到莫名其妙的累,身体也没有出现那些奇奇怪怪的小问题。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干货很营养,这个没错。问题在于,所有的成功或者说任何方面的优秀的基础是一个体系。而我却依靠着简简单单的一二三四个行动步骤妄想着优秀,这才是我的痴人说梦。几次线上分享有什么用,不过是把一篇篇文章的内容垒在一起变成自己的话而已。而真正的优秀,是自成体系而融会贯通。
真正应该做的,是静下心来用半年或者一年时间专注地学习一件事,全身心地投入。慢慢放弃那些干货文,专心看几部专业点的书籍。至于那些生活习惯,拜托,运动早睡多看书,这应该是你的生活常态而不是你的GTD。
干货就像是豆腐脑,很好吃很营养,可是,一碰就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