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生之任      在于学思

  《孟子·内篇·养生主》中写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意思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学习是每个人人生路上最完美的“转折点”,保持终身学习才能遇见更好的自己。读书的目的,在于三省吾身,在于完成梦想,有语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省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完成最终梦想的道路,则是需要不断努力的,学习的路途永无止境。

  什么是学无止境?人的一生都处在一个学习的过程当中,通过不断的努力,使得学习的方式与结果处于一个不断更新上升的情景之中,曾有一句话说到,每个年龄段读《红楼梦》的感受都不相同,小时候读《红楼梦》,沉迷于小说的插画图中,幻想图中的故事,青年的时候读《红楼梦》,则会被其中的爱情故事的情愫所吸引,中年再读,则是充满了社会情节以及对为人处事的审视。《西游记》也一样,通过不同时段对相关影视作品和原著的观看及阅读,从最初的魔神鬼怪到最后的官家人情世故,都是一个知识学习和处世学习的共同结果。“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书育人也同属于这样一个情境之下,何为“授”,教授、讲授,授业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再将知识传授与学生之时,同时也是自我再学习的一个过程,人生如书一样,工作亦是如此,一次次的诵读,总会有不同的收获。诗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孔子在教导学生之时,也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之讲,什么是学无止尽,可能最简单的理解,汲取书中之知识抑是感悟人生伦理,也并非不无道理。

  为什么要学无止尽?“气有浩然,学无止尽”,荀子《劝学》中有“学不可以已”之说,学习不能停止,无论身处于何时何地,处庙堂之高,居江湖之远,都应保持好学之心,垂髫之始,直至耄耋之年。孔子也曾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不应该停止。无论学富五车抑是胸无点墨,都应不断了解,不断学习。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在面对无穷无尽的知识时,不断温故知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人的一生要一直学习,而且学无止境,作为教育者则应该保持谦逊的态度,在自我的学习的同时向优秀的人学习,弥补自己不足的缺点,不耻下问,百年前韩愈认为“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向优点能弥补自己缺点的人学习,教育者授脚的同时,也应该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并且这种过程无止境。为什么要学无止境,因为作为教育者,“学海无边,书囊无底”,学习本就是一个无边无止的过程,且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

  怎么学无止境?“温故而知新”,千百年来这句论语脍炙人口,学习的前路是未知的星辰大海,是广阔的未来,一直没有镜头,人不能搞懂每个领域的问题,即便是已知的知识,也应温故而知新,坚持不断的学习能有源源不断的思维源泉以及对未知的知识更加强烈的愿望,百年前,中华大地深陷黑暗,在众多主义都拯救不了中国时,马克思主义来到了中国,给水深火热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希望,给中华民族带上了复兴之路,改变中国的新青年们皆是在不断的挫折学习之中,找到了这一条光明之路。无论是个人抑是国家,都学无止境。

  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