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中举的故事,可谓是耳熟能详,这位范老先生果真有着非凡的毅力和超乎寻常的忍耐力。
经历了 34 年的折磨摧残,经历了34 年的忍辱偷生,经历了34年的心酸苦闷,他终于通过了那座独木桥,考中了广东乡试的第七名。
然而就在收到喜报的时候,他竟然疯了。
他一直是作为科举制度的受害者出现在人们面前的。后人批评他麻木、迂腐,批评他根本没有看到科举制度的黑暗和腐朽,甘愿沉溺其中, 浪费了大好的青春。
人们的批评也往往只是停留在这个层面上,如果大家设身处地地去了解范进艰难的处境,了解了“举人”的身份地位,一旦把范进的官职放到现在来看,你可能比他还疯狂。
来路艰辛, 去路迷茫,不是不想放弃, 而是根本不能放弃。范进不是富二代,也不是官二代,他只是生活在当时社会最底层的那个人,可以说出身卑微,家境贫寒。如果范进想要逆天改命,在他那个时代,他还有别的路可以选择吗?
我们先看一看他的岳父胡屠夫给他的人生规划,“寻一个馆, 每年寻几两银子,养活你那老不死的老娘和你老婆才是正经。”应该说胡屠夫的身上也有生意人的精明,可他的生活境况又如何呢?“一天杀一个猪还赚不到钱把银子,都把与你去丢在水里,叫我一家老小就要磕西北风! ”胡屠夫竭尽全力,也只能混到了这个份上了。
刻苦读书, 求取功名,是封建社会读书人无法绕开的金光大道。如果让一穷二白的范进跳出那个时代潮流,而去寻找其它的工作,似乎强人所难了。当然,科举考试只能有很少的幸运儿,也有人经受不住失败和打击,选择了放弃这根让人望而生畏的独木桥。
可范进还是选择了坚持,一直到了知天命的年龄段才考中了举人。这中间的艰辛和汗水,面对周围人的冷嘲热讽,到底需要一颗多么坚强的心?才让他硬生生地挺过来。
屡次经历失败的范进,也许曾经考虑过放弃,去尝试谋划别的出路。可是他没任何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可能也没有其它的生活能力,因为“百无一用是书生”。所以在那漫长的封建社会里,朝廷并没有其他可提供给个人良好的发展机会,范进也只能在科举考试的制度里一直苦苦打拼。
正是经历了凄风苦雨,才知道成功的来之不易。所以,在得知高中的这一天,他疯了,疯得让人泪目。
根据小说《儒林外史》的叙述,我们不难解到,中举前后的变化。
一是生活变化。范进中举以前,他住的是“茅草棚”,吃的是每日小菜饭,这么些年来,不知猪油可曾吃过两三回,穿的是破烂的麻布衣裳,还是靠着岳父胡屠户的救济才能勉强地生活下去。就在放榜的那一天,家里已经没有了饭米,老母亲饿得是两眼都看不见东西了,实在是没有办法,范进只好抱着家里唯一的一只生蛋的母鸡,来到集市上叫卖。报喜的人到了以后,母亲求一个邻居去集市上找范进,邻居找到他时,看见他正抱着那只母鸡,手里还拿着一个表示要出售的草标,一步一踱的东张西望,在那里寻人来买。
“中举”意味着什么呢?用阿Q的话来说“要什么就有什么。”在那个朝代,中举就可以做官了,就可以发财了,就可以有房子,有奴仆了。
虽然范进还是那个范进,但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中举前,他称胡屠户“岳丈”,是尊称;中举后,就称他的岳父为“老爹”了。我们来了解一下范进中举前后胡屠户对他的态度变化,当范进中了秀才时,胡屠户并没有怎么高兴,还是经常挖苦、讽刺、责骂范进。胡屠户“一口啐在脸上”,骂他个“狗血喷头”、“尖嘴猴腮”、“不三不四”、“癞虾蟆”、“想天鹅屁吃”……还说把盘缠借给范进就是把银子“丢在水里”,称呼范进的娘“老不死的”,几乎能说出口的恶毒的词都招呼给范进了。
然而当范进成了举人时,在胡屠户的眼里,范进立刻从“现世宝穷鬼”变成“贤婿老爷”;从“尖嘴猴腮”变得品貌非凡。中举以前,范进都快饿死了,周围的人也没有一个出来帮一下;中举以后,他们蜂拥而入,贺喜、帮忙、送钱送米,献殷勤。
这一系列的变化,能不让他疯吗?
更重要的一点,是当时朝廷的制度规定还能给他带来更多的好处。举人的特殊待遇,乡试中举以后,即可前程似锦。人的出路就多了,变宽了,选择也多了。首先是中举以后,就有了参加会试的资格,也就能在科举考试的道路上高歌猛进了。参加乡试,可以有很多途径,但参加考进士的会试就不一样了,只有举人才有的特权,哪怕皇帝想让一个人参加会试,也得给他一个举人的身份,否则就没有资格参加会试。
其次,是举人在社会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和声望。比如,一般人只能用“某某印”,而举人就可以刻“臣某人印”,这一个“臣”字,那可是莫大的荣耀。老百姓见了知县需要下跪,而举人见了知县,却可以平起平坐。中了秀才,也只能称呼相公或者先生,而中了举人,就可以被称呼为老爷。朋友之间写信也需要这样称呼,以表示尊敬。
一朝中举,便可平步青云;一朝中举,从此判若两人。人前人后,卑微到极致,已经被黄土埋没了大半截身子的范进,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泼天富贵,怎能会不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