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清宫剧中都可以看到,宫里的女子都会在脖子上围着一条白巾。
甚至还带有花纹图案
但是在《延禧攻略》里面却没有出现这件东西,这是为什么呢?
有人说,这个白巾叫做“龙华”,其实并不正确。
它的名字叫做“领巾”。
“领巾”远没有清宫剧里那么普遍,也不需要专门去造个“龙华”这样的名字,而且也不是只有白色。
清朝中期,领巾基本都是素色,上面并无任何装饰,而且窄而短,长度只够到胸前。清末服饰过于追求华丽,因而领巾也就有了刺绣、滚边和镶嵌。
领巾并不是清朝一开始就有的。满清传统服装大多没有领子的,有的话,领子和衣服也是分开的。
入关之初,最为简朴的圆领依旧存在,直至乾隆、嘉庆时期,仍然强调遵循满洲服制。
尤其是乾隆,强调衣冠维系式国之根本,不可轻易变革旧俗。
乾隆:“衣冠为一代昭度,夏收殷,不相沿袭。凡一朝所用,原各自有法程,所谓礼不忘其本也。自北魏始有易服之说,至辽、金、元诸君浮慕好名,一再世辄改衣冠,尽去其淳朴素风。传之未久,国势浸弱。……盖清自崇德元初,已厘定上下冠服诸制。高宗一代,法式加详,而犹于变本忘先,谆谆训诫。亦深维乎根本至际,未可轻革旧俗。祖宗成宪具在,所宜永守勿愆也”。
什么时候领巾才开始有的呢?
《北平风俗类征》记载 :“罗巾护领,以御风寒。……方言 :帍裱谓之被巾。注云,妇人领巾也。”
崇彝在《道咸以来朝野杂记》讲到元旦贺年男女所穿服饰时,说女性穿一种“以敞衣有绣花挽袖加卷领为恭。敞衣无领,随时必加卷。随时者,皮、绒、缎、纱之别” 。
由此可见,领巾也被称为“卷领”,其质地有绢、罗、缎、纱、皮、绒之分,随季节气候变化搭配不同。
这里提到的“敞衣”即“氅衣”,是后宫妃嫔日常穿着在衬衣、便袍外面的便服。氅衣原本是汉族的服饰样式,而且主要是男性服饰。《三国演义》里写诸葛亮身着鹤氅,指的就是装饰有鹤羽的氅衣。
今天我们说的清代氅衣,是清朝中后期,受到汉族服饰风格影响后,在满族服饰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其实只是我国古代氅衣的一种而已。今天保留下来的清代宫廷氅衣传世实物最早见于道光朝。
按照推算应该是在道光年间才有了氅衣搭配领巾的穿法。
清朝前期领巾的运用是暂时找不到依据的,就现有资料看领巾的使用最早是在道光时期。
虽然《延禧攻略》里的服饰没有使用领巾的原因还不清楚,但是《延禧攻略》的故事背景是在乾隆年间,不使用领巾是没有问题的。
感兴趣的可以看看这两篇文章:
刘菲 《清前期皇室及贵族服饰研究》
李昕、王子怡 《清代女装领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