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这么一个提问:
林黛玉跟贾宝玉同床这么久为什么没怀孕,是不是袭人的阻挠?
袭人太坏了,一个丫环还不老实,没有袭人,宝黛早就生孩子结婚了,袭人是不是红楼梦中的反派
好孩子,你还记得黛玉喝的药是哪来的吗?
我推断了一下宝玉和袭人大概是11岁吧,所以可能真的是宝玉不行。
我这个时候就想从围绕《红楼梦》的种种传说来讲讲:
反书《红楼梦》到底是怎么被利用和保护的。
你再看一下第八十回前后,就算黛玉没死,宝玉也长大了,正是一颗冉冉升起的“妇女运动之星”,被蔡锷给掐灭了。
正常来说,他做妇女运动的话,正是搞事业的时候,那个“不说混账话”的妹妹肯定是不如体己的通房丫头懂他,也不如懂事的薛宝钗讨喜。所以林妹妹如果没有发卖掉袭人,那也是要跟薛宝钗针尖对麦芒一下的。然后男人嘛,特别是茶里茶气的宝玉,一定喜欢茶里茶气的宝钗,明里暗里开始不喜欢黛玉,但是冲着童年的情谊还是要表演一下的,这下子麒麟妹妹史湘云的备胎地位就彻底显现了——要知道,黛玉来之前湘云妹妹才是正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黛玉只是身份尊贵却时运不济的湘云妹妹的替身罢了,正主长得比替身好,老太太还明里暗里想攀这门亲,你说宝玉最后会倾向谁?
茶里茶气的宝钗应该是留着撺掇黛玉坑湘云的,童年的白月光和朱砂痣都陨灭了,湘云再不济也是府里的正主,自己不愿意,谁敢让她远走?所以湘云也被宝玉伤了,宝玉自作自受,只能作为公侯府的正主却娶一个下贱的商人女。这才是那个年代的大爽文啊!
在那个年代,识文断字的女性,哪个不是位高权重的?得罪的又是哪些人的利益?
再加上“妇女运动”,“造反”,造的不是朝廷的反,是男权的反!因为名声太大了,大家都知道是反书,所以才给贾府开了个造反的文,你照着这个思路下去,宝玉接下来就要入宫闱去取悦后宫了,这后宫不稳,也是造反!
这就是后四十回提及的后宫之祸。
再联想曹雪芹所谓的“家史”,这一代开疆二代称王三代为官四代入宫的,接下来是不是该争王位了?
后宫争储,这是能说的?这是你民间能写的?所以蔡锷才做了一个“懂的都懂”的处理,把大事全部做了淡化处理,但只写你贾府的兴衰,也借以敲打那些看反书的人。因为“懂的都懂”。
这么一讲,是不是觉得故事老套无奇了?
在那个极度封闭,人民物质精神都嫉妒匮乏的年代,这么一个故事,就是惊天一声雷。不然你想,怎么故事老套了,书却被越吹越新鲜了?因为要敲打后来者,又怕你们看不懂敲打,良苦用心啊!
所以说黛玉是被蔡锷扶正的,黛玉最后如果不是作为贾府小姐被草草掩埋掉,位高权重的贾家敢把她嫁到哪里去?哪怕是送到了家庙,也得生是非。所以贾府的家庙是为了贾家里去外面被其他的权贵公子哥们玷污的正牌小姐留的,你一个父母双亡的外嫁女的女儿,为了取悦正牌侯府公子才养出的脾气,这种人一出了深宅大院,那就是纯纯的大麻烦,而且黛玉病了许久,死得到挺快的,如果不是贾家破败,用毒应该会更有分寸一点吧?所以蔡锷重笔描绘黛玉,是为了告诉读者贾家的狠毒,以提高皇权抄家的正义性,那么破败时的惜春,是作为献礼被送出去玩弄了,而迎春就是正牌小姐公侯妓,不然王侯家的小姐,愿意发卖,在那个年代愿意给大价钱的恐怕不少,就是欺负粗人不细,一来以权压人,二来觉得武人没有文人那么多讲究,还是心疼二丫头的,二丫头没有直接入空门,恐怕是陪侍之人还有权势,中山狼也是想乘二丫头的东风,谁知道贾府破败,那陪侍之人更是无意二丫头,恐怕还有厌弃,你看那中山狼的怎么骂的?既然娘家破败,权贵厌弃,中山狼即使垂涎美色,也只能往死里安排迎春,那酒喝的不仅有仕途的不顺,还有绿帽的耻辱,更有连带绿帽都带不上的窝囊!
探春的幸运在于她的不幸,因为是庶出,连成为公侯妓的机会都没有,这才有机会回朝相见。而从此一梦遥,则是写了,即使不会被公侯惦记,也不能保证是完璧之身。因为是给藩王当小妾,中央朝廷哪怕给你个宫女都不能不承认她是公主,这是对中央朝廷的臣服,可能藩王一生气打死了大老婆撒气,也可能要写贾府丫头的恶毒弄死了大老婆,总之就是没有扶正,而三丫头的手段是让藩王替贾府走动,也是写贾府的手段。可能在那个年代,没有完璧之身的公侯小姐才会被当成嫡出吧,藩王有自己的算计,但是始终没让探春当主母,一是人家明着说是庶出,暗着却像嫡出,庶出是不好当主母的,没有完璧之身当了主母也是要拂了藩王的脸面的,所以明里暗里就打一个信息差,让藩王自己猜去吧,而京城的有心人又不知道藩王是个冤王,也是打的一个信息差。
所以我猜,完璧的探春也被献祭了,不过是被献祭给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四大派系成员,所以探春返朝时才有相助,因为探春的献祭,是投名状。而惜春就是纯纯的权贵玩弄,之所以要大张旗鼓地在家出家,就是警告玩弄惜春的人不要提上裤子不认人,同时让整个京城的人都知道了,侯府嫡出四小姐被献祭了,献祭给了谁,你们自己猜去吧,所有被献祭过小姐的人,京城里一定都有名单,更加上之前美貌闻名的迎春被折磨致死,大家就知道贾府是被哪位公侯连累的了,这造反的头头,不久有了吗?到底是削藩重要还是敲打重要,皇帝难道不满意这份贾府答卷?
真当宝玉文采出众呢?那那个庶出的三公子呢?大家不要说高考了,小学生临时抱佛脚准备期末考试都能哭,三公子虽然傻憨,好歹喜欢算计,又满脸写着坏,这玩意,留着干脏活背锅哪位大人不喜欢的?
皇帝怎么照顾的贾家?死一个元春,要两个弟弟,从幕后走到了台前,不是皇恩浩荡是什么?一朝天子一朝臣,世家不是说我老子死了你还给我当大爷,而是老子和老子玩,儿子和儿子处,一代代就这么处下来,这叫世家!我娶了奴才家的丫头,生了奴才家的孙子,我是谁?我是我奴才的女婿?
呸!
所以知道元春哭啥了吧?元春知道自己这一步棋走僭越了,是迟早要给弟弟们腾位子的,你当她疼弟弟呢?她是在等弟弟保命啊!偏偏长姐跟幼弟年龄差又那么大,一个换一个肯定不够,三公子又是那么不长进的样子,不哭晕过去才怪。
侍寝多年不得一子,皇帝的态度不明显吗?哪怕过继都能给你过继一个啊,元春明白,皇帝是要贾府明白这世袭的是君臣,不是外戚,所以元春是收到了明里暗里的消息,要给弟弟们腾笼换鸟。皇帝就借着敲打贾家又完成了一次集权,这贾家能不再兴盛一代吗?对贾家的期许,就是告诉贾府,这代还是世家,但是你的再下一代也是要给我承包了的,给我一人承包,保我死后不会洪水滔天,我就给你贾家留下下一代当世家奴才的种。
再说贾府的老夫人,人生七十古来稀,首先年轻时押对了宝,而押宝的手段从安排外戚黛玉来给湘云当替身给宝玉解馋练手就知道,这老太太没少“帮人做过头发”,她的女儿,是下嫁,下嫁为什么还下嫁得那么远?为什么外婆一要外孙女婿就送来了?因为是外孙女!自己娶的公侯小姐,戴的绿帽,毕竟是替夫人娘家戴的,只要老夫人肯培养,这以后女儿不管卖哪了,只要侯府有的,自己的亲女儿会不给自己安排一份?前头也说了,这林如海对女儿是百般疼爱,别人不让读书,他偏要给请先生,他家的女儿就是于一般官宦人家的女儿不一样,一来是要女儿小小年纪念着他的好,二来,那个年代的小姐学的是三从四德的女经之流,学男人学的东西是为了和公子哥们能聊上话,聊天干什么?贩卖爱情啊!你当青楼怎么来的?现在穷一点的人叫那“平替”,一般人叫“假货”。对,青楼头牌,就是被贱民们认为最接近高高在上的小姐们的“贱人”!所以,林如海一开始就是这么安排林黛玉的!但是没成想,他的夫人是公侯小姐下嫁,还是远嫁,恐怕是献祭的公侯家里的那位正主挺看重这位林夫人的,林夫人才会早早病逝,这林小姐怕也是要养在跟前正主才会安心,贾家老夫人就就此废物利用了一下,既没有浪费月供,又乖乖地做小伏低称了正主的意,对外又博得一个好名声,还即拴住了林如海又送了他一份自由。
这林如海早不死晚不死的,在宝黛如胶似漆的时候死,为什么?因为毕竟是进士出生,傻得不严重,书生气又重,可以戴绿帽,但不能白戴,这不就被卖掉了肥缺了吗?这王熙凤买官卖官卖的都是不值钱的小官,她养在深闺大字不识的可这一身本事又是哪里学来的呢?
所以林黛玉从一出生就注定了工具人的结局,而你去翻开史书,这深闺小姐们死亡率是不是比一般人高出不少啊?岂止是深闺啊,深宫亦是如此。在基因被极大筛选的权贵阶层,怎么越筛选身体还越差了?要知道,皇帝可是随时有可能要御驾亲征的,没点武力值当皇子也是要被筛掉的,这作为备选子宫库怎么能容许温室的花朵?
你看朱元璋那么丑、那么低贱的基因,没有庞大的备选子宫库,哪来那么多年的明朝?靠老朱家自己定向基因突变吗?
在皇权当道的年代,后宫本就是不可言说的存在,为何还有那么多宣扬宫斗的小作文问世?硬盘里的资料是删不掉的,除非你用新的资料去一层层覆盖,所有的数据都是如此,包括历史。而要正确地说谎,就必须留下可以被了解事实再和涂抹掉的故事结合,这样,每一个空隙都被填满,读故事的人就窒息了。《红楼梦》就是这样被利用和保护下来的。
我看不出来《红楼梦》的原貌,我只是读了一个传说中被叫做“蔡锷”的人想给我们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