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8日。元宵节不知今天天气如何。
小区要求每家只能一人出门采购,进出门需要用通行证,办理通行证排起了大长队,慌张的人们,有的打了110,有的打了市长电话,为了不恐慌而引发了另一种恐慌……
抖音刷到一个艺人Henry 刘宪华的剪辑,很有意思,他在节目里为游戏胜利的人热烈的喝彩,认真教授那个尝试乐器的嘉宾把那个音符吹到标准,鼓励女嘉宾想学做饭就每天去尝试。
想起自己19年常常问人的一个问题:你的梦想是什么?
结婚,发财,种瓜果蔬菜,一个人旅行或者学一项新技能,梦想看起来不再遥不可及看起来只要努力就能实现。
我问老妈:妈,你的梦想是什么?
老妈:我想把歌唱好。
完全出乎意料的回答,转念一想,是啊,唱歌是老妈唯一的爱好。
我的母亲出生在1962年,据她自己说她上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会在上课途中被老师叫去唱歌欢迎拉练部队,因此她不会汉语拼音。大人们都喜欢听她唱歌,给她起名小郭兰英,公社有什么文艺活动一定会给她留一首歌的时间。
我上小学的时候跟着她一起经历了一次排练及演出,跟她对唱的男歌手是我后来上初中的音乐老师,现场有多少人不记得了,但当时是我见过人数最多的场面,妈妈不但不怯场,还给自己加台词,什么祝福祖国繁荣富强之类的,当时她唱了一首《走进新时代》,掌声非常热烈,唱得我也非常激动。
妈妈喜欢唱歌,洗衣,做饭,给我扎小辫总是能听到她的歌声,《白毛女选段》《北京的金山上》《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都是很红的歌曲,我初中以后父母带着两个哥哥外出求生计,留我一个人在家读书,孤独的时候总是能想起妈妈的歌声,那时候我发自内心的觉得那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声音。
高中、大学、工作以后十几年和父母聚少离多,也很少再能听妈妈唱那些熟悉的歌,以至于我几乎忘了,妈妈的歌声在当初是那样的光芒四射,我不知道她在哪学的《一壶老酒》,也不清楚她为何一遍又一遍唱阎维文的《母亲》,就像我不清楚她为什么上电梯的时候总要迟疑几秒才能踩上去,也不能理解为什么小视频软件那么简单她怎么就学不会……
一个80岁的老奶奶站在河边悲伤的哭泣,附近的保安以为是儿女不孝顺,而她伤心的却是“想妈妈了”。
哦哦,妈妈没有妈妈了,所以在姥姥离开的前几年妈妈总是会在过年的时候莫名的伤感,我们几个不懂事,会说她“大过年的你哭什么啊”,会说“有我们你还想她干什么”以为这样可以让她感到安慰。
后来她不会在过年的时候哭了,偶尔有些只言片语流露出来也会及时打住,我不确定她是思念的心情淡了还是学会了看成年儿女的“脸色”,这令我感到前所惟有的悲哀,因为有一天,我想我会和她一样……
说到梦想,小时候妈妈家里兄弟姐妹多,那个年代能吃饱喝足已经是最大的梦想,《星光大道》走红的大衣哥,草帽姐,她总是关注这些曾经和她一样的人,有时候也会脱口而出我要去星光大道,没有人把她的话当真,也没有人会理解这是一个梦想。
我跟那么多人聊梦想,同学、同事、素未谋面的网友,可是我从没有关心过我母亲的梦想,这听起来很可笑。
我教她用火山小视频直播唱歌,歌词太小有时候看不到,没有声乐训练会唱快节拍,可她会要求重新唱,一遍又一遍,直到自己满意为止,我想如果“把歌唱好”是她的梦想,她可以在这一次次的认真重复中如愿以偿。
母亲老了,我总对她说:妈你看起来一点不像58岁,但我不经意间会张口叫她”老太太“。
母亲老了,她害怕电梯,不能像我们一样熟练地摆弄手机,可是她坚持不许我跟她一起做饭,她说这些年给我做的饭太少……
母亲老了,她说:“再活,我还能活几年”她说“能陪你们一天就要让你们享一天我的福”……这些话我不想听,不愿听,妈妈在一天我就可以多做一天孩子啊。
我们母女之间也有很多关于成长的问题,过去的问题永远没有办法在当下找到答案,就这样吧,你是我的老妈妈,我是你的老姑娘。
她用我的手机直播唱歌,我用她的手机录制她唱歌的过程,也许,我们可以找到一种方式,实现她的梦想,留下我爱的李香香。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