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一下《红楼梦》里面的几个主要人物形象。我们先来看贾宝玉,贾宝玉是小说中无可争议的中心人物。《红楼梦》的原名叫《石头记》,贾宝玉就是那块石头,因此《石头记》换一个书名的话,可以叫《贾宝玉传》。
从人物命名来看,取名宝玉,当然是因为宝玉有着衔玉而生的神奇来历。但另外一方面,宝玉这个名字也寄托着贾府的家长们,对这个孩子的希望,他就是贾府这个家族的未来希望。可是事实上这个宝玉是假的,它只是一块石头,这也预示贾宝玉是这个家族的逆子,贾宝玉的叛逆体现在他对世俗观念、世俗价值观的唾弃。他讨厌仕途经济,没有等级观念,耽于感情,杂学旁收。
在家长的眼里,他就是一个富贵闲人,是一个不肖之子,是一个混世魔王。贾宝玉有一句名言:“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子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因此宝玉就被旁人看作是一个色鬼。其实我们可以看出来,贾宝玉比小说中任何其他男人都更加的尊重女性,呵护女性。贾宝玉的女性观同样也是对世俗观念的叛逆。
小说里面说,宝玉身上天分中生出一份痴情,这份痴情主要指的是宝玉特殊的情爱意识。一方面贾宝玉和那个时代的贵公子一样,他身上也有泛爱的色彩,他的情爱意识当中也有泛爱的色彩。他喜欢众多的女孩子,即使对宝钗和黛玉两个人,他在开始的时候,情感也是游离的,也不是那么专注,有时候也是会见了姐姐就忘了妹妹。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他和黛玉宝钗之间彼此了解的加深,我们可以看到他越来越疏远宝钗,而跟黛玉俩人之间感情越来越深沉,越来越默契,最终发展为铭心刻骨的爱情。
摆在宝玉面前的两个选择,一个是金玉良缘,就是他跟宝钗的结合。另外一个就是木石前盟,他和黛玉的爱情。按照世俗的观念,他和宝钗之间正是门当户对,就像金和玉都是人们喜欢的追求的,符合一般人的价值观的东西,就像金和玉一样是很匹配的,都是财富地位的象征。他们俩结合符合封建家长的意愿,也就是一般世俗的爱情婚姻观念。
而跟黛玉木石前盟,木和石都是不值一提的,没有价值的东西,但是宝玉他的感情天平,最终是倒向黛玉。他为什么最终选择黛玉呢?主要就是两个人之间价值观爱情观上的默契,因为贾宝玉认为林黛玉从来不会跟他讲,所谓留意仕途经济这样的混账话,他们俩人在日常的频繁接触当中,耳鬓厮磨的亲密相处当中,不断增进彼此的了解,而且还经过了多方的试探猜疑,这个感情逐渐的深入,以至于最后形成刻骨铭心的爱情。
贾宝玉这种追求自己内心的声音,自主的选择自己的爱情,自己的命运,这个做法本身就是和封建的婚姻观念和婚姻制度相抵触的,因此也是不被贾府的家长们所接受的。贾宝玉是一个非常丰满和复杂的人物形象,按照脂砚斋的评语,说他是古今未有之一人,是在以往的文学史上,甚至现实生活当中没有出现过的人物。
这个形象的复杂和丰满的程度,超过了以往的任何小说人物形象。他在现实社会当中,左冲右突,有追求也有彷徨,他既勇敢又懦弱,他既叛逆又顺从,在小说中呈现出非常复杂的表现,这使得贾宝玉成为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文学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