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1795字
预计阅读时长:5分钟
花了两周的时间看完了《围城》。
书中的结局看似仓促,给人意犹未尽的感觉,但是细想,方鸿渐与孙柔嘉的结局早已成注定,接下来的时光二人必定是相爱相杀。
钱老再往下写也无非就是围绕着方鸿渐的的工作和婚姻生活,而这二人的婚姻生活又掺杂着太多坎坷,和谐与欢乐注定遥远,所以又何必多费纸墨来碍眼呢?
说一说方鸿渐这个人,在那个时代他可以说是含着金钥匙出生,未经受过人间疾苦,就算不成材,你也不得不承认这个男人真的是自带外挂。
名义上的岳父家出钱留学,在国外潇洒自在荒废学业混了个假文凭回国,岳父依旧帮忙张罗工作,还提供吃住。
后面还有基友赵辛楣处处帮衬着,三闾大学的职位,上海的报社,如果赵辛楣是个女人,想必这二人才是真爱。
运气不仅好,异性缘也爆棚。苏文纨爱她,唐晓芙也喜欢过他,孙柔嘉更是使用各种心机手段为了俘获他。
而方鸿渐这个人渣吗?答案是,很渣,不是一般的渣!
对于鲍小姐,他是出于好奇,喜欢人家放浪不羁的外表,心里又嫌弃女方的家世背景;
对于苏文纨,他是出于敷衍,不爱她,但举止言行体现的都是自己多么喜欢苏文纨,等撩到了却又不负责;
对于唐晓芙,他是出于喜欢,但不是爱,喜欢人家的青春活泼,却没有勇气主动前去解释误会。
而对于孙柔嘉,是出于妥协和无奈,打一开始他就没真正喜欢过孙柔嘉。
只是赵辛楣不断的煽风点火,外加孙柔嘉的心机,一切外界因素推动着方鸿渐走向孙柔嘉,而不是他主动走向女方。
两人最后的婚姻也并非是因为爱情,而是彼此不讨厌对方罢了。
方鸿渐这个人不仅渣,还懦弱,虽无大志但还死爱面子。
他不满周太太对于自己的批驳,义无反顾从周家不辞而别,全然不顾周家曾对自己的栽培之情。不甘于三闾大学在聘书方面对自己的羞辱,拉着已经拿到聘书的孙柔嘉决然离开。
回到上海又怫然孙柔嘉寻求姑妈为自己找差事。方鸿渐这个人可以说是有才但是无能,他的所有果断只用在了逃避上。
而相比赵辛楣,二人都是留学归来,虽然家世比方鸿渐要好一点,但他活得真的潇洒很多,敢爱敢恨。
对于爱情他专一,专情于苏文纨多年,即使对方最终嫁给了曹元朗,心中却还是为对方留下一隅,甚至因为汪太太有几分相似苏文纨而对其动心。
对于朋友他可以不计前嫌,苏文纨未嫁之前,他对于方鸿渐的刁难是令人讨厌的,苏文纨出嫁之后,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他都帮衬了方鸿渐不少,逐渐你会发现这本书中这个人物才是最讨喜的。
最后再说说围城到底围住的是什么?对于方鸿渐来说他的围城是学历、爱情和家世。
对于学历,虽然有着留学生的身份,但为了父辈的面子讨了个假学历回来,每当别人提起学历这回事,脸上总是躁得慌,嘴里说着学历不重要,身体又享受着博士学历带来的福利;
对于爱情,正如文中所说,结婚仿佛就是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
对于家庭,他虽然出身于世家,但父亲方遯翁对于儿子的索取,母亲腐朽的旧思想,妯娌之间的勾心斗角都让方鸿渐在这个家庭从未感受到温暖。
有人说看不懂围城,不明白钟老先生围绕着方鸿渐这个渣男的爱情故事到底想表达什么?
而我想说,看不懂围城是你的幸福,我也真诚希望你可以永远看不懂围城。如果你被社会摧残过、失恋过、求学失败过、职场不得意过你都会在在这本书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对于原生家庭你毫无选择,因为年纪你要对爱情选择将就,因为现实你只能寄人篱下,这种不甘与孤独才是许多成年人的真实写照,看不懂说明你还存活在一个单纯幸福的世界中,所以愿你永远看不懂。
其实真正看过来,大部分的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座围城,我们向往比我们更加自由更加富裕幸福人们的生活,而此时不如我们的人也无形之间向往着我们的生活。
说到底,人的一生就是一座围城,随着年龄和阅历,因人而异在逐渐缩小和增大罢了。
《围城》这本书耗费了钱老先生两年时间,杨绛女士这这本书是钱老锱铢积累,这本书不仅情节精彩,可以从中淋漓尽致的感受到书中人物真实饱满的性格特点。
故事情节虽未虚构,但对于人物描写真的细致入微,让你真的感觉这便是根据现实而改写。
同时,这本书的语言运用具有十分的借鉴意义,文笔细腻深刻,尤其是对于场景、人物外貌以及性格变化描写都十分生动有趣,对于想要写书的朋友来说绝对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最后,有些书看不懂就看不懂吧,强扭的瓜不甜,硬读下来的书也必定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