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光明网”上看到一段话:
“脚步丈量不到的地方,书可以;眼睛到不了的地方,书可以。读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自己明白世界、看清自己。无论是驱赶迷茫,还是对抗平庸,读书都是最简单最实用的方法。”
深以为然。
小时候,喜欢读书,更多读的是小说,看个热闹,很少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所以成绩平平,免强跟得上,只为考学,找份工作,并不真爱学习。
考上大学后,将功课扔在一边,偶尔读读小说消遣,聊以自娱,完全放松下来,看似快乐,实则不安、空虚。
工作、结婚、生子后,遇到很多困难,职场上的困境,夫妻相处的困惑,教育子女的困扰,让自己满头乌云,并不知道是自己的无知,而一味抱怨命运不济,别人不理解,老公酒后无德,孩子没上进心。其实我是困着了。
于是,我苦苦思索,愁得头大,就是不知道读书学习,“思而不学则怠”,让自己长期限于苦闷、迷茫、无助之中。
我曾经向别人寻求生活经验,寻找出路,但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后来想到父亲经常用读书哄外孙玩,我也学他的样子买来好多书,在家里闲读,只愿书香能熏得女儿上进。
其实,我的读书是做样子,给孩子看,并非真爱学习,小孩子是能感受到的。不过,还算顺利送女儿上了大学,剩下的路,靠她自己了。
此时,我人到中年,工作不忙,家庭无事,突然遭遇寂寞、空虚、无聊来袭,突然紧张、焦虑、迷茫起来,身体也好像出了问题,心烦意乱加失眠出虚汗,典型的更年期综合症。
我寻医问药,锻炼保健,练书法,养花草,虽有所缓解,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一个偶然,朋友丹邀请我下载樊登读书APP,樊登老师解读的大量心灵、家庭、生活等方面的工具书一下子吸引了我。这些书我一般是读不进去的,但经樊老师结合生活实际的解读,我立马豁然开朗了。碰到特别喜欢的书,觉得解读难以满足我的需求,便买来放床头慢慢细读。
慢慢的、慢慢的,我不再心浮气躁,心安稳了下来。樊登老师解读的每本书,几乎都会引用《论语》中的经典句子,也引发了我对《论语》的好奇。
闺蜜又邀请我听了一节传统文化公益讲座,大厅里的一幅标语瞬间击中了我:“我虽不出生在书香世家,但愿做书香门第的老祖宗”。整个讲座老师引用了大量《论语》中的名句,有少数熟悉的句子,还有更多陌生而又引人入胜的句子,从此,我爱上了《论语》。用八个月通背《论语》,又找来前辈的解读书看,还专门听樊登老师读《论语》。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瞧,这就是答案。
读书,让我不抱怨,“不怨天,不尤人”,凡事向内找,反求诸己,好像生活中的所有问都不再是问题。
好奇怪,我的焦虑、不安、失眠、无聊、虚汗呢?一部《论语》居然治疗了我的“更年期综合症”。我的心定了,竟然有种“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感觉。
读书就像吃饭,谁都不可能清清楚楚记得每顿饭吃了什么,但每一顿饭的营养都已经化作血肉;同样,我读的每本书也好多没记住,但深感书本知识会化作我的精神营养融入到的灵魂深处,给我无穷无尽的力量,抠都抠不出。
今天,是第27个世界读书日,忽然有所感,想写一段文字,记录自己的成长。
真的,静下心来读书,它真的会一点一滴地滋养、改变一个人,最起码,能让人心安。
不说了,今晚,樊登老师有一个“知识进化论”的讲座,主题就是“答案,在书里”。一起看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