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中的潮涨潮落、季节变化以及每天的日出日落像波浪一样的周期性运动。所有的机体也都遵循着一种维持生命的有规则的变化,比如候鸟迁徙,鱼产卵等。因此,人类也在周期的指导下生活即“工作---休息”,每秒时我们的一呼一吸、体温、心率、血压都有自然的周期变化模式。这可称生命的脉动,即钟摆式运动。
人类最基本的需求是消耗和恢复精力,因为精力是干工作的能力。过多地消耗精力却没有足够的恢复最终会导致精力衰竭;过度地恢复而没有足够的压力最终会导致退化和虚弱。比如敷上石膏的胳膊,一段时间后,上面的肌肉因为不用而开始萎缩;健身运动,只要一个星期不参与,好处就会明显减弱,只要四个星期就会完全消失。情感上、思想上和精神上也同样如此。假如不积极地与他人以及我们自己建立链接,情感的感知力会下降;没有不断的智力挑战,思想的敏锐度就会消失;精神上,不回顾最不易改变的价值观,会迷失方向。全方位投入就是要把压力与恢复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
现代社会步入高智能化社会,思维是以机器为中心,电子化主宰着我们的生活工作。所以从现实角度来看,全方位投入的能力取决于自己从工作压力中摆脱出来的能力。我们中的许多人把生活看成是一场马拉松,没有终点。在这过程中,我们有时不想消耗太多的资源,这意味着极少全方位投入,假如有时极其投入,结果回家后已经筋疲力尽了。所以我们必须学会确定每天工作与休息的界限。因为周期性地让自己从工作状态中摆脱出来,才能再次充满热情地全方位投入工作。假如不做短暂休息,以一种狂热的速度工作可能会上瘾。任何上瘾的行为---包括工作,都会促使精力直线式地消耗。它的行为模式----吃得太多、睡得太少、太多的敌对情绪、太少的体育锻炼、过多的持续的压力,会导致更高的患病几率甚至早逝,甲状腺机能亢进是过劳死的前兆---一种对非常直线式的压力的反应。因为身体需要周期性的调整,我们经常在生活太直线化时通过人工的方式制造一些波浪。比如白天喝几杯咖啡给自己提神,晚上要喝几杯葡萄酒来寻求解脱,其实只是在掩盖自己的这种直线式的生活。世界顶级运动员在得分几秒钟内,都有平衡压力与恢复的习惯。假如没有恢复精力的时间,我们的生活就成了牺牲了作为人的机会,而剩下稀里糊涂的一堆事。
当我们工作精力还不够时,可以定期补充能量;但突然增加的要求超过我们的承受力时,甚至我们的最佳状态也不够用时,该如何?我们就需要提高承受力的需要,忍受短期的不适以换取长期的回报,因为我们无须付出任何精神上的努力就可以感受快乐,但只有投入非同寻常的精力时才能得到享受的感觉,人惧怕改变,这是本能,但最深层次的满足感还是源自我们内心面对挑战、增加新体验。当遇到挫折时,恢复精力是首选。因为需要正视惨遭挫败的世界所提的要求,有意识的选择来培养承受力。当我们觉得受到内心鼓舞而不是威胁时,更愿意施展自己。我在书中看到很有感触的一段话:想像一个挣脱母亲的婴儿,他会常常回到母亲的身边确保她还在那里。母亲鼓励的微笑是他感情恢复和积极补充能量的源泉,这让他觉得有勇气向未知的世界再迈几步。母亲对婴儿无条件的爱,就是给予孩子最强大的力量。对成人也一样,需要内在的父母对内在小孩没有评判的爱。
所有的这些都围绕着一个身体能量的根本性问题。因为我们精力储备的多少取决于我们呼吸的模式、我们吃的食物以及何时进食、睡眠的时间和质量、我们在一天当中能周期性恢复的程度和我们的健康水平。在体力消耗和恢复之间建立有节奏的平衡,中途可以突破舒适区,提高身体承受力,加强补充身体能量的不足。
生命中最重要的节奏—是在一呼一吸间和每日饮食。呼吸是非常有力的自我调节工具—一种打起精神和彻底放松的方式。所以每日正念,关注自己的呼吸。饮食方面低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像蔬菜和谷物这样的复杂碳水化合物)能效更高。其中一日三餐中,吃早饭非常重要。早饭不仅可以提高你的血糖水平,还可以带动新陈代谢,使一天的精力更旺盛。是吃血糖指数低的食物是最佳选择。
水是生命之源,每天喝5杯水(8盎司一杯)的人比那些喝两杯水甚至更少的人死于冠心病,总之多喝水会带来健康和长寿方面的好处。
平日的间歇训练是一种增加能量储备并承受更多压力的方式,也是让身体更有效恢复的方法。但是,减小或避免压力和压力过度对身体能量起破坏作用。
还有睡眠虽然因年龄、性别、季节等因素的影响,但普通人一个晚上需要7~8小时睡眠以便让身体处于最佳状态。白天最好在下午的某个时候小憩几分钟,以保证下午或晚上最高的精力水平。
掌握了生命的脉动中身体能量的真谛,你的工作、生活才会出现活水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