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大学时室友+知己的康康写的我稀疏零碎的上台经历
好的文章是能带入情境的,给人回味。幽默风趣的描述触动了我回忆的闸门,也想起来几个稀疏零碎的上台经历。
(一)小学:二年级的一节语文公开课,朗读第十三课课文 脚印 后 ,老师和听课的老师给了我很大的鼓励。那是第一次对学校的鼓励有印象。三年级以后,刘老师教我,每次课上习惯性的点我读课文,教了两年,我也读了两年课文,心里感谢她一直的青睐。
也是她教我时,每次学校举行文艺汇演,我是班级小主持。每次她写好串词,让我去练习和背诵。演出前夕,妈妈给我梳好小辫子,就高兴的找舅舅家的两个姐姐帮我化妆,舅家的姐姐很有耐心打扮我,往往再重新梳自己想出来的新式样辫子,涂粉,再画上颜色亮丽的嘴唇。小小的我,每次上台都不惧怕,跟老师一直给我机会锻炼是分不开的,还有妈妈和姐姐给的勇气。
也是小学时,乡村小学的我,被有幸选为班级合唱指挥,现在想起来模糊不清了很多事,唯一印象深的是带着白色的手套,还有被选中后的自信。
(二)初中:
初一的班主任是刚毕业的,漂亮,有才华。也是受她的影响,萌生了做老师的念头。当时学校举行校园十佳歌手的比赛,自己又被选中参赛,懵懂的我选择的是刁寒的梦中的蝴蝶。现在看那时的自己,好生奇怪,居然选择男声的歌。
还记得有时最后一节课,会被音乐老师叫去和着他的手风琴唱一遍。每次唱到一句话最后的字,都会拉长音,还会把音往上提一个度。
每次老师都会耐心的纠正,可仍旧是我有我的调,简直是朽木啊。
到了比赛的时候,老师特意叮嘱我,让我认真听他的伴奏,前奏时会给我提示,就开始唱。
可是傻愣的我,居然第一次给提示时,没听出来。这就尴尬了,还好老师又发挥了耐心,又给了一遍提示。
才算是带着一点扭捏的动作,把歌唱下来了。没想到满分30分,居然得了个27分。
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家里的妈妈。因为家离初中特别近,当时正在院子里洗衣服的妈妈,没想到居然听到了我唱歌的声音。犹记得回到家,妈妈欣喜的拉着我,给我看她一笔一划的记录,本子上不但记录了我的总分,平均分,更把每一个评委的分数记下来,而且之后的比赛选手的分数也都一一认真记录,最后她给我们进行了排名。
果真妈妈的排名和学校的排名是一致的,妈妈还说,我唱歌之前,所有人的分数都没我高,在我唱歌之后,出现了很多分数比我高的人。这就是妈妈的❤。
莫名想起了刁寒的那首花好月圆:春花和秋月它最美丽,少年的情怀是最珍惜,人生如烟云它匆匆过呀,要好好的去珍惜……
初三时,班主任是爱美的龙老师,爱穿旗袍,长的也美。很偏爱我,居然说我长的小,所以有演出总是让我上。一次秋游,我做主持,排练了很久的班级大合唱,居然因为我糊涂脑忘记报幕这个节目,一度深感歉疚。全班同学却没有想象中的埋怨和追究,老师也没有过多的批评,至今想来,仍是愧疚。
(三)大学:大学时和罗同学一个寝室+死党。她是江西人,那里的人对关心的人的爱称是托儿。索性叫她园托儿。记得我俩一起报名参加比赛,唱的是张韶涵的隐形的翅膀,她的声音特别好,我觉得是自己把她给耽误了,如果她单唱,没准能选上。
(四)工作后:
成为老师后,和孩子们朝夕相处,也时常和家长们电话沟通,有了越来越多的教学感悟和学习心得。这里要感谢两个人,一个是带我学习弟子规的魏主任,因为学习践行弟子规,孩子们的行为习惯有了遵循的标准,和家长有了更多的连接。
另一个我要感谢的,也是至今仍然影响我的是王校长。是她相信我,鼓励我,帮助我,给我机会,让我在2011年和2012年开学时,作为教师给学校的老师们进行教育教学分享。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分享,既增加了我的自信心,又提高了我对职业的理解和认知。
2013年,离开村小,来到县里的小学任教。因为有了之前的分享经历,在2014年,学校召开毕业班家长会,由我给200多名家长的分享有关家校共育的话题。得到了家长和学校老师们的认可和鼓励。
写在最后:一路走来,自己之所以能有一次又一次有机会表演和分享,是因为不断的得到来自老师和家人以及朋友的鼓励和支持,感谢你们,我爱你们。
是的,得到鼓励的人,往往能成为一个愿意进步的人,一个积极进取的人,一个也愿意用自己弱小的力量去鼓励他人的人。愿你我得到爱,也学着播种爱。
初三的语文老师,刘桂梅老师,一个常常批语比我作文写的长的老师。感谢她给我的所有鼓励,这是毕业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