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元:
你好。从文中可以感受到,事件对你的影响真不了。但是我想说的是这个真不是你的错。当然,你也已经放下包袄从阴霾中走出来,毕竟,现在你已经不是当年“太年青,太得单”的小女孩。上一辈教育的缺失,让我们这一辈留下了很多不愿提及的伤痛,但同时我们也该问问自己,在教育下一代上我们又做了多少的努力。我们这一辈同样肩负着培育好下一代的责任。想想近期不断出现的虐童事件,心惊啊。
文章写得很好很流畅,层次分明,用语活泼,情真意切,很能打动人。文章标题吸引人,内容也很吸引人,同时涉及到相对敏感的社会热点。你的选材,立意都很棒!好文共赏!
期待你下一篇佳作。
-------------------------------------------------------------------------------------------------------------------------
刘振坤:
你好。我们互评并不是第一次了,我对你以前文章的评价也许很早就消失在群里了。而你对我的评价,包括战友的评价都很好的保留了下来。因为你都写成了文章记录在案,我的仅仅是发到了群里。
个人认为,写成文章的方式很好。而这种好的体现,除了能将每一次的互评很好的记录以外,对于我们自己而言,会让我们去深入的思考问题,更会激发我们潜的的能力,输出倒副输入,也更显我们的用心。对于受评的战友,也会有更多思想碰撞,更深入的思想共鸣。
另外,想向你学习以写成文章的形式写互评,是因为在开班以来,在写互评这件事上,你是做得很好,并非是一般的说教。正如你文中说的“以身作则”“做到比说到更重要”。
文章提出:做个不去评判他人的人,从观点的提出,到分析评判的实质,评判的的利弊,到解决问题。结构清晰,层次分明,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很有深度,是难得一见的好文章。
文中的观点我都很认同:
比如:评判者必然是会以一个教导者的姿态自居。而别人呢,必然会因此而感到反感或抵触,这是无论怎么做都无法去改变的事实。而只要存在不平等,就会存在不满情绪的积累,这是人际关系中的巨大隐患。
又比如:“评判”这件事不能做就是因为他并不能因此而达到你的初衷,无论是去传递有效的建议或者是去满足你自己内心的高人一等的成就感。
在现实工作中也有遇到的例子,有一回,自己在做网络销售时找到了有效的方法,在使用后工作业绩有明显的提升,本想将这些自认为好的方法分享给同事的。可是在分享的过程中使用的方式不对,原本的分享变成了说教,不自然的就成为了评判者。结果不但没有将自己的方法分享出去,居然让同事认为自己在否定他们原有的方法。事与愿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