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我正在人民小学上初中,每天都能听到广播上“血吸虫病是由于人或哺乳类动物感染了血吸虫所引起的一种疾病。人得了血吸虫病后,会严重损害身体健康。”的声音,更加激起了我要为消灭血吸虫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不久,学校接到上级命令,要求学校组织突击队协助卫生防疫站医护人员开展工作,到江边采集钉螺。学校从三个初中班(戴帽子初中班)里组织了三个突击队,我有幸成为突击队中的一员。当我得知成为突击队一员后,异常兴奋。
旧卫生防疫站(现人民幼儿园对面)离学校、我家都很近,每天,我早早地来到防疫站,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经过检查、识别钉螺培训后,掌握了区别钉螺知识。每人领到了一个镊子、一个小药瓶、口罩等,马不停蹄地步行,奔赴铜陵县江边。在江边,医护人员给我们作了简单分工,分片采集钉螺,而且每天都要换一个地方,并给我们提出了安全要求。
我满以为认识了钉螺,到江边找钉螺不是难事,谁料,一旦上阵,麻烦接踵而至,钉螺很少,极容易逃过我们的视线。尽管我们对钉螺的形状了如指掌,寻找起来非常吃力。钉螺比米粒要稍大些,赤褐色的,一只钉螺可以排放出上万只的尾蚴,一个尾蚴可以在10秒钟之内钻进人的皮肤,哪怕只有一个尾蚴钻进体内,感染血吸虫就是必得无疑。钉螺一般隐蔽在草丛、水沟中,很难发现,医护人员一再吩咐我们,一旦发现钉螺,不要用手触碰,因为,钉螺上面可能感染了血吸虫病毒,人接触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时,感染血吸虫。尾蚴主要经皮肤侵入人体。因此,我们十分细心。
时值高温季节,烈日下,我们沿着江边寻找钉螺,渴了,就喝点随身带的白开水,累了,就到附近的船上休息一下,有的同学脚背肿得像馒头,走起路来连呼吸都困难,谁也没有考虑到自己,为的是多找些钉螺。同时,我们做好血吸虫感染防护,如涂抹防护油膏、戴手套、穿胶靴等,如果不小心皮肤接触到江水或江滩洼塘水,报告给医护人员,做好登记,及时进行检查和治疗。从江边到码头,长达十五公里,每个地方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所做的一切,没有一点报酬,但是,我们心中装的是,要尽快找到被血吸虫病毒感染地段,彻底干净地消灭血吸虫病毒。
采集钉螺的日子虽然不长,我们每天都能采集死活钉螺达三千多个,还要连夜对钉螺进行鉴定,迅速分出钉螺的死活,对活的钉螺进行检查。在防疫站,我将活的钉螺放在玻璃片上,等距离地排成二至三行,用力压碎,再一个一个地滴上水,进行检查,一旦发现钉螺感染血吸虫病毒,立即告诉医护人员,还要同医护人员到钉螺所在地段进行灭螺。医护人员还要将特效新药,深入疫区,送医送药上门,这样做,有效地控制了血吸虫病的蔓延。
如今,想起四十多年前同卫生防疫站医护人员打成一片,一道灭钉螺的情景时,感慨万千。(113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