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元训营的作业是共同思考六大人生命题:疾病、死亡、价值观、身体、思维、情感。
对于疾病,之前总觉得离自己很遥远,没有太多的感触。对与疾病有关注的是源于两个事件,一次是误诊,一次是外公得病。
在我高中时候在学校住宿,有一次感冒高烧,输液打针也没管用,周末回家父母带我去医院检查,验血结果显示白细胞偏低,当时那个医生的建议是住院观察,说可能是白血病。我听到瞬间就哭了,因为知道这个好像是治不好的,我爸爸当时也愣住了,他第二天上火嗓子沙哑了,还是我妈妈比较淡定,拿着化验结果和单据说先回家,因为妈妈比较注重养生,我们生活方式、饮食都属于很健康的,也很少吃零食。她当时就觉得是医生的误诊,她坚定的语气打消了所有顾虑,所以我也就没有害怕。反倒是我爸爸,第二天嗓子就已经哑掉了。等第二天周一去医院约了主任医师检查,给诊断的结果是因为之前输液用药导致的白细胞偏低,经过一周治疗,就正常了。
虚惊一场,但在第一次医生说出的诊断结果时,我内心真切感受到疾病带给人的深深恐惧。也对于疾病和死亡有了一定的意识,但还处于一个萌芽时期。
第二次是我高三的时候,外公冬天咳嗽不停,家人劝去检查,也不去。拖到了过年后正月十五,检查那天我在家里等着,回来看着大人脸色并不是很好,说话都是举重若轻。把外公送回家,妈妈她们姐妹五人就在一起商讨怎么治疗,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最后考虑到年纪太大,不宜手术。
当时医生说是肺癌晚期,最多超不过三个月,但外公不知道实情,只告诉他肺部有一些水肿,需要观察,但也许他感觉到异样,在等结果那天他拉着我姐姐的手说,以后不抽烟了,也不能喝酒,反复的强调。回去抽了一辈子烟的外公居然戒掉了,外公以前当过兵,做事做人要强了一辈子,在病症面前也开始妥协退让了。在医院的三个月时间,我请假去看他的时候,居然没有认出来,每天输营养液,让原本健壮的外公瘦成一把骨头心理很难过。
但在外公医院的后来日子里,家人告诉了他的病情,但外公看起来比我们想的要平静,每天除了治疗就是交待一些后事,惦记念叨他能想到的每个人。因为外公治疗都是公费,没有让孩子们花费,反而又把自身的财产给做了分配,林林总总交代了好多,大到我们小辈的前途学业,小到老家房子的归置,事无巨细,其实也能感受外公他的不舍和遗憾。
外公离世时我们还在学校上课,家里人没有通知孩子,但我却感应的到,在学校无法上课没来由的昏昏沉沉睡了两天,后来打电话给家里才知道外公走了。那一刻放声痛哭,才懂了死亡带来的悲痛,不能接受,却又不得不面对,恍惚了很久。
之前不喜欢去医院,因为感觉太过压抑,可能和上面两次事件有关。后来学医的朋友带我在她们医院的急诊部,晚上十一点多,依然看到医务工作者忙乱的脚步,看到浑身是伤的患者,看到怀里哭闹不止的小娃娃,看到深度昏迷的老者,看到家属急切的等候。感受到在病魔面前,人类是多么渺小,在选择面前,选择有健康是多么重要。
最后和大家分享一本书《花田半亩》
这本书的背后是一个美丽的女孩与病魔抗争的故事,她的故事花田里没有悲伤没有恐惧,更多的是对于生命的快乐感悟与死亡的冷静思考,当时读到她让我对于死亡不再是恐惧,而是认识到死亡是以另一种形式存在着,同时对于生活也重塑了价值观,这本书一直是枕边书。
“倘若,这世上从来未有我,那么,又有什么遗憾,什么悲伤。生命是跌撞的起伏,死亡是宁静的星。归于尘土,归于雨露,这世上不再有我,却又无处不是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