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我可能不太会思考,于是我百度了一下“如何思考”。
下面是这位“g先生”总结的。
1.学会独处,为思考做准备。
《诫子书》中短短几句,道出学习的真谛“非宁静无以致远”。一方面是环境的安静,另一方面是内心的安静。
2.不断输入,为思考提供基础。
对于我们大脑而言,学习等于输入和存储,而思考等于整合和输出。没有学习,思考没有着力点;没有思考,知识仅仅只是知识。
所以,我们需要在思考中不断地接纳各种输入,包括读书、自己的阅历、以及与人的交流等等,然后再思考,再接纳输入,直到最后洞察本质。
3.透过写作,进行思考练习。
写作等于自我思考的整理,花时间架构出一篇让别人能读懂得文章,其实就是训练自己的思考能力和组织能力。
很多人懂很多事情,也可以透过聊天与别人分享。但很有意思的是,你若要他们写篇文章来谈他们懂得的事情,他们却往往写不出来。不然就是写出来后,别人完全看不懂。这通常就代表,他们对该主题的思考还不够周延! 因为聊天分享,你可以没有主轴、可以大家随意讨论、可以有表情与手势来辅助内容。可是要把一个概念写成一篇文章并让别人看懂,我们就得思考很多面向。比方说,文章一开始要怎么起头、怎么论述、怎么解释、怎么让论点周详、怎么补足论点的破绽、怎么从读者的角度回头看哪里还有不足?
至于写什么,这就很广泛了,刚开始可以先从你最擅长或是从你最喜欢的事情开始尝试起。或者你可以写一个原创故事,写一篇读书或学习心得,写几页生活感悟。等写作能力有所提升之后,你可以随便找一个关键词,然后以这个关键词来写点东西等等。
4.向自己提问,让思考不仅仅处于表面。
5.让思考可视化。
6.学会关注方法而不是结果。
7.避免那些不利于思考的思维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