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在学校,但越来越不懂,何为好的教育?或者说何为真正的教育?
每一所学校,都很重视校园文化,墙壁、围栏、屋顶到处都有各种标语、名言,好像这就是校园文化的体现;教师们不断参与各级评比,学校介绍中,一般都会有本校教师中有多少名师、骨干、教坛新秀,若有特级、正高,那更是不得了,标志着本校有较强的教师队伍;每年六月份,中考、高考之后,各种分数牵动了不知多少人的心,感觉出色的成绩是教育的好声音,优异的考试成绩,就是学校最佳的表现吗?
教育是干什么的?老百姓有一个最朴实的说法:孩子去上学,就是去“读书”,小莫小二郎,背着书包去学堂,看起来是多么令人期待、高兴的一件事,读书,这就是关键;引导学生读书,是教育的根本职责。可是,现在的孩子,到校是去听课的,一天到晚不知有多少节课,还有各种考试,考试带来的最大后果就是成绩的影响。至于狭义而指的读书,有吗?
现在教育的最大问题,就是大家都不读书。首先是学校校长,学校新校长到岗,其办公室里会送来各种盆景、鲜花等,说是祝贺,但几乎没有人会送书本,校长忙于应付各种检查、创建、事务,忙得基本上没有上主课,可以想象,有多少时间在读书;教师是教书的实施者,除了教材、教参,还有征订的教辅用书之外,有多少老师会进行课外阅读,连教育工会发到学校的必读书,也是需要规定上缴阅读体会,而让一些年轻教师完成任务;而学生看似满满一课桌的书本,但都是学习用书,好的班级会有个图书角,放几本书,但上面都是粉笔尘,学校图书馆、阅览室基本上是摆设,管理人员都是每周开一次门,打扫一下卫生,通通风。
不过,教育主管部门倒是比较喜欢学校要有校园文化,经常来检查,学校领导也在想,怎么样才能让检查者明显地看到学校有校园文化呢?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当检查者在校园走一圈时,各处都能有文字、标语、照片、图案、书法等的体现,于是相应的制作公司应需而生,他们会给你提供各种成品,让学校到处都出现。
可是,这是校园文化吗?贴标签的行为绝对是应付,真正的文化应该是学生由内而外的显效,学生离开学校之后,还能一直保留的气质。是需要学校顶层设计,班级实施,学生乐于参与的,对学生、学校真正能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然后又能让他人感觉这确实是好学校熏陶、培养而得的无形的东西。当然,当外校老师来班级听课,在旁边观看课间操,食堂就餐等就能够直接体现学生的文明素养,而学生进入高一级学校或者就业工作之后的延时评价则更能体现。客观地说,当下校园要表现出校园文化的差异,不太实际。
何为好教师?按我三四十年前当学生的感受,好教师首先是能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的,当然那时家庭条件差别不大,现在不一样了;其次是要有厚重的学科知识积淀和良好的教学方法,当然如果是小学,或者低年级的老师,尽心负责是关键,因为当年那个年代的小学老师,很多是代课的,文化水平不高。至于学生成绩,其实你有了前面条件,一般也不会差,而且当年都是靠学生自己主动学为主,成绩好坏像也不怎么怪老师。在我进入实验中学之后,开始有重点班、实验班,犹如计划经济时代,其实一个教师所教班级成绩的好坏,更多的是平台的作用,当然老师的认真、用心、水平也有很多因素。近十年均衡编班之后,则是市场经济时代了,原来教重点班的老师基本上都是教得不错的,只不过因为生源水平下降,有了大量的学困生,而且班级内两级分化明显,所以需要新的方法去面对。近十几年来,开始各级教学教师评比,出现所谓名师、骨干等,吸引了许多教师参评,也吸引了许多家长的关注,但是否评上的老师都是好老师,哪怕是否都能放心教出好成绩,不得而知。
按我教书三十年之后的理解,好的教师其实还是要从教育得本源上来理解。教育,狭义上指专门组织的学校教育;广义上是指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根本是以人的一种相对成熟或理性的思维来认知对待事物。说通俗一点,就是培养成人,完整的人、成熟的人、对社会有用的人。考试成绩其实是当下特定的社会环境下,一种无奈的产物,好比古代书生考状元需要背八股文一样。
好的老师,从师范的含义上来讲,学高为师、品正为范。学高是核心,品正是统领。在这个相对较长而又有空的暑假里,我所做的几件事可能就是我潜意识里对学高的趋向,1、翻出高中数学课本(女儿用过的)、《高等数学》教材,花一些时间按顺序再看、做一遍;2、拿出以前订阅的《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仔细看了几篇文章;3、新版的《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了解课程理念、课程目标、核心素养内涵,知道“三会”、“四基”、“四能”。4、去图书馆摘读南怀瑾的《论语别栽》、傅佩荣的《庄子心得》,看完自己书柜里的于丹的《庄子》心得,《水浒传》,《红楼梦》120页,《儒林外史》60页,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三章;5、完成简书10篇。学科知识还是需要不断加强,新课标要不断接受,文化底蕴要不断厚实。
好教师就一定是好成绩吗?需要这个基础,但不能停留于此。既要着手现在,又要着眼未来。
当我接手(12)班之后,这是我在思考的问题。(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