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说什么》是韩鹏杰教授为西安交大的学生讲授"道德经"时的讲义出版成书,第一次听到这本书是樊登老师邀请韩教授在樊登书店讲这本书,韩教授给我留下了睿智、风趣、和蔼、知识渊博的印象,我印象中的国学经典一般都是艰涩难懂,在韩教授的讲解下,那么地接地气。
这本书的开篇韩教授告诉我们无论我们读哪一本经典,首先要了解它的作者、书的基本情况,以及书里的智慧精要。也就是:其人、其书、其道,这里借用樊登读书中的精简介绍。
其人:首先是老子的职业背景。他曾是个守藏史,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档案馆馆长。因为掌管天下图书和前朝、本朝的档案,老子比常人知识渊博且见多识广。
其次是本书的写作背景。相传周朝不断衰落,老子打算出关隐居,却被函谷关总兵扣留。说是要让老子留下“道”的思想,才让他过关。于是,便有了这本著作。
其书:这本书最初既无书名,也无分章,所以就将“老子”加了书名号,名为《老子》。后来,它才名为《道德经》,并分成八十一章。
其道:本书原是老子写给特定对象的。包括三类人:士、王、圣。所谓士,即基层领导者;王,即地方行政长官;圣,即好的领导者。可以说它是一本领导学经典。但其智慧和思想,在当代不仅可应用于管理,还适用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乃至于个人修养领域。
"道德经"这类经典,我是一个门外汉,但这不影响我有意愿去接近它。韩教授解释"道德经"的"道"和"德",通俗易懂、接地气。"道"落实到现实中包含的内容就是方向和目标、规则与境界、边界与底线。
①方向和目标:没有方向和目标,就像一只迷途的羔羊在流浪。
②规则和境界:无规矩不成方圆,而且在守规则的基础上,还要走出境界来。
③边界和底线:就像车道有边界,旁边是深沟或深渊,越过边界就会出大问题。只有不去触碰边界和底线,才能确保无虞。
"德"字"彳"双人旁意为大家一起走,"十"意为走到十字路口,面临有岔路、歧路,"罒"意为"横波目",眼睛要盯着前边的道,"一心"意为一心要遵循那个道。"德"就是按照"道"去做人做事。
德者,"得也",按照"道"去做,就是有德,就会得到大家的支持和信任,反之,即是失德,就会失去大家的支持和信任。
这本书对于我来说,比较厚重,内涵丰富,我在樊登读书会上听了两遍,两周下来也只是读了很少的小部分,这篇读书笔记也基本是书中摘抄形成。我将一如既往从中学习,哪怕吸收其中的一星半点,也将是受益无穷。
感恩韩教授,"道德经说什么"韩教授以更普世的解读方式,让我们有机会亲近经典,汲取其中的营养和智慧。感恩樊登老师,促成这本书会的出版,让我们有机会完整的学习"道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