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到一个标题,是《不要等到走投无路才想起努力》。可能,很多人看到这个,心头都会略微触动。
因为大部分人的生活都是平行线,职业发展路径也大致保持一致。即使有其他兴趣想发展副业,也可能会存在业余时间不够用,精力太分散,努力程度不够,资金不够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
虽然现在斜杠青年这个称谓在年轻群体中比较流行,大家也都想多掌握几种技能,开辟出赚钱的门路。可是真正能够成功的人比例并不高。毕竟大部分人都是缺乏未雨绸缪意识的人,也是采取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应对策略的人。
想来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想提醒读者早日做长远打算,不要待到危机来临时刻,再措手不及,不知道该怎样应对。这种心理大概也跟中国人的观念有关系。不管是贫穷富贵,大家都习惯了为未来打算。即使一些叛逆的青年,就想随心所欲过自己喜欢的生活,也禁不住家长亲戚的劝慰。
我记得两年前去参加一个读书会的活动,现场遇到一个刚毕业一年的大学生。他说自己非常喜欢音乐,而且想当一名流浪歌手,就带着随身行李和一把吉他,走遍全国。当时在场的人听到他的想法,都开始哄堂大笑。可是他的表情却十分认真严肃,根本没一点开玩笑的意思。他还说,已经开始为自己的这个小小梦想去到处兼职赚钱了。等到赚到他心里预期的标准数额,他就会马上去执行计划。那一刻,不光是我,在场的其他人都为他鼓掌。
在生活中,职业化的面具人物已经见过很多,他们大都是满口未来规划、升职加薪之类的话题,从来没有认真想过自己喜欢做什么。或者说,有些人为了生活,不得已放弃了自己原本喜欢做的事情。
像这种很早就能明白这个道理的人并不多,绝大多数人都是生活被硬推着往前走。而在不断前行的过程里,我们又养成了一个需要不断找寻方向的习惯。
因为我们从小所受的教育是读小学,升初中、高中,一直到读大学。一路上都是以考试为目标。那时候,大家的目标很一致,就是考取好成绩。所以对于是否喜欢,是否如愿,不需要多想,再说想多了也没用。
可是工作之后,失去了考试的目标,有些人马上进入到迷茫的阶段,不知道自己要为什么而工作,不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随意应付着,浑浑噩噩过生活。失去了目标,就好像失去主心骨,做什么事情都心不在焉。可是如果想要改变方向,又担惊受怕,怕新目标实现起来太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