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少女小渔
日语中有这样一个词:積ん読(Tsundoku),形容买很多书却把它们扔在角落积灰的行为。翻译成中文大概就是“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
用现在的网络热词表达就是:
“积极废人”式阅读
什么意思呢?
▼
简言之,说的就是那些Flag(意指公开树立的目标)太多,但时间太少,想偷懒的念头太多,执行力太差的人。
换言之,就是口头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那么,要怎么判断自己目前的阅读状态是不是“积极废人”式?
举个例子
最近突然觉得自己肚子里少了点墨水,看着别人夸夸其谈、出口成章,内心羡慕不已,然后你一股脑把QQ阅读、微信读书、掌阅等各大阅读APP全都下载到手机里,给自己制定了一个完美的读书计划。
正在你准备将计划实施的时候,突然你的手机弹出一条来自好友的微信消息,你告诉自己,阅读是长期付出,哪是一朝一夕,等一会再看也可以,结果日复一日……
直到有一天你的手机突然弹出“存储已满”的提醒,你点开垃圾清理功能,系统建议你清理不常用软件,你看到那几个不知道什么时候下载的阅读APP,点击清理。然后你再次告诉自己,手机阅读不靠谱,是时候入手一个kindle提升一下逼格。
你情不自禁的点开某宝,查了一圈价格,货比了不止三家,终于买到了心仪的阅读工具,心想,这次的读书成本有点高,一定要好好地利用,但几个月过后,由于kindle “个人能力”比较全能且突出,于是被你从“文学部”转到了“炊事部”……
▼▼▼
(kindle盖泡面)
吃着沾染过书香气息的泡面,你安慰自己,一定是电子阅读没有仪式感,少了些书香的气息,接着你打开搜索引擎,网罗了最近的爆款书单。
▼▼▼
嗯,这回你觉得跟着“潮流”的指引总不会错了,于是你选择到更有仪式感的书店海淘,在回来的路上,你捧着一堆沉甸甸的书籍,充满斗志,心想这大概就是知识的力量了吧。
从此之后,你的背包里、你的书桌上、你的工位上,全被“知识”占领,但几天……几个月……几年之后,这些沉甸甸的“知识”最终却沦为了漂亮又占地方的摆设,甚至是你搬家时候的负累。而那些曾经所谓的读书计划、Flag,不过是一场惨烈的“大型宣誓葬场”。
确认过眼神,你是积极的废人吗?
以上场景你有没有全都命中?
如果不小心命中了也别太沮丧
其实和你一样的人还大有人在
所以,长期买书不看对人心理上还是有一定伤害的,虽然不会威胁你的生命,却会谋杀你的钱包,并带给你永无止境的负罪感。这种负罪感归根结底一部分来源于金钱成本,另一部分则是对自我“坚持力”的否定,长此以往难免失去自信。
但是明知道买完书不看,而且会产生负能量,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不断坚持买书呢?
中国青年作家蒋方舟在《圆桌派》中给了解释:
现在很多人购买图书,其实不是为了获得知识,而是为了觉得付费之后,我就解决了知识匮乏的焦虑。
这种自我催眠式的“脑补知识”还是比较阿Q精神的。
但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想要通过书本升华自己
还是要将“脑补知识”落在实处
那么如何才能改变
“积极废人”式读书的困境?
其实
从“积极废人”到“积极的人”
最重要的还是要有执行力
立Flag不是不行,但是,一旦立了
就要把它扶稳
下面小渔给大家推荐一套高效的
“持续阅读方法”
什么是持续阅读?
时不时拿出手机刷朋友圈、新闻客户端、浏览公众号……被称为碎片化阅读;而持续阅读是每天花一定的时间阅读书籍,就是每天雷打不动,天塌下来也拿书本顶着。
持续阅读是一件你刚开始觉得艰难最后会上瘾的事,是你无论在职场、情场还是菜市场,处变不惊淡定众容的底气。
1.先看让你感觉轻松的读物
当你决定要养成这个习惯的时候。可以先看一些轻松的漫画书、小说、杂志等,看让你特别没有压力,没有排挤的书。
2. 设置固定阅读页数、时间
设定好每天的看书时间和页数,这个制定数据很重要。一开始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设定很高的目标(比如一天几个小时,一周两本、一个月10本)。你可以每天至少抽出5——10分钟雷打不动的阅读时间,每次看10页就行。
3. 阅读场景
看书习惯形成前,多少会出现倦怠感。这个时候就要做一些改变来提高行动力,换阅读环境。每天的阅读环境不要只安排在家里,可以适当的换一下,去咖啡厅、图书馆、书店、公园都可以,不同的阅读场景可以带来不同的阅读乐趣。
4. 明确阅读目的
习惯养成之后,就要明确阅读目的了,这可能就是你不能坚持读书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你知道读完这本书,会让你当上CEO、赢取白富美、从此走上人生巅峰,你是否会花时间去读?倘若你知道了读书的意义或知道读书要解决什么问题,自然就会主动的获取信息。
5. 列书单
随时发现并记录想要看的书籍,确保一直有感兴趣的书看,而不是看完了一本再开始找下一本。如果想追求更有效的阅读,列出书单和完成时间,严格执行。
我是少女小渔,我在【渔书浙江】。欢迎大家来找我聊聊读书,不仅与书为伴,更想帮助爱读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