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感受:时间管理、职业规划、价值投资等概念的入门级读物,适合快速阅读。如果对自我管理和提升的方法和理念已经较为熟悉的话,不需要仔细阅读。满分五颗星的话,我给本书三颗星。
这本书篇幅不很长,我用了两天的空闲时间读完。
前两章(第一章《梦想改变生活》、第二章《聚集正能量的人生》)大多是较为熟悉的“大道理”。
第三章《职业、学习、爱情的规划》讲生活方方面面的规划。讲到职业规划,作者介绍这样的职业规划方法:我能做什么→这个职业的上升路径是什么→两者之间的差距和弥补方法。
职业方面还有一点令我深有感触:“如果你认为自己值得更好的薪水和工作,一定要将之建立在能完全做好目前这份工作的基础上。”职责之外的工作,可能意味着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付出,也意味着更多的学习和开发潜能的机会,更可能是新的工作机遇。现在入职两年,周围聚集了一些想跳槽的小伙伴,自己也时常有这种想法。上周导师找我聊天,让我在职业发展前期先做对事,然后才去选择跟对人。跳槽之前,先问问自己是否已经尽全力做到最好,然后才有资格去挑剔环境。
在人际关系方面,作者有一个不错的建议:建立人际关系档案和年历,为希望纳入人际网络的人们寄去生日/节日小礼物。
作者讲自己读《历史哲学》(P82开始)的经历比较有趣。初读这本艰深的书时发现读不懂,于是选择基本更为初浅的书作为铺路石,读过之后就积累了素养和知识,如同打怪升级一般,逐步达到可以顺畅阅读艰深著作的水平。几本推荐书:科特勒《市场营销》,樊树志《国史概要》,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第四章《财富规划——踏上财富自由之路》讲投资理财入门,比较粗浅。提醒我可以把《富爸爸穷爸爸》再翻出来好好读读,并且尝试一下现金流游戏。
第五章讲如何攻克阻挡精进的小怪兽。针对拖延症这个“小怪兽”,作者列举了几种方法来解决。都是网络上颇为常见的方法了,但还是汇总一下,或许在今后会有新的启发:1.“5分钟拖延症改变法”,立即行动,不要思考。2.“以毒攻毒法”,独自安静坐15分钟,会想到很多解决方法,而且迫不及待要开始行动。3.积分奖励法,我觉得算是gamification的一部分。4.任务竞赛法,也和gamification有关吧。
第五章《打败挡在梦想路上的“小怪兽”》里介绍了一个类似冥想的“唵字诀”放松法:放松坐或立,双手交叉,虎口相对,一只手拇指按住另一只手劳宫穴,双手放在肚脐处;闭眼,想象脑中有一个“唵”的声音,或是寺庙敲钟后的余音;声音持续发生,不间断,把注意力集中在此,持续5分钟,初学者可从1分钟开始;结束后摩擦双手,待掌心微热后,由内向外按摩脸部5圈。
根据帕金森发现的定律,人总是通过完成任务的时限来调整工作速度的。所以给任务安排的时长可以适当严格一些。
放进计划表的时间不要超过实际可支配时间的60%。
第六章《记事本改变生活》中,作者介绍了基于PDCA方法的记事本,对我的重要启发是在效率手册里可以加入:“当日反省”与“改进方法”,“当日学习”与“实践方式”模块,记录每天的重要思考和观察学习结果。当然,现在在参加的“100天改变自己训练营”中的【感悟】环节,做的也是类似的事情。
读完前面六章,我发现对于本书大部分的内容都很熟悉,所以在阅读的时候也不经意地研究作者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她是如何把我已经熟悉的方法和内容,讲得并不空洞,并不让人觉得她是在凑字数?一方面是语言功底不错,还有一方面是搜集素材和举例的技巧不错。如果换做是我来写一本这样的自我管理的书,我该如何组织素材和结构,把一本书写得充实而浅显,不会让人觉得“水”?
第七章《30岁前改变自己,30岁后改变世界》讲了作者在NGO工作的经验心得,还是入门级的介绍。看到NGO组织的分类,我把我本科时做的iJoin对号入座了一下,在本章也看到好多熟悉的组织名字。作者认为NGO组织在组织宣传方面要做到“简单方便,易于传播”,是我认同的理念。很欣赏作者能够勇于追逐梦想,做真心喜爱的工作。当然,这是以财务自由,或者“半自由”为基础的。
附录《零基础的投资之路》里,作者丈夫讲了自己如何走上投资之路的,重点落在要做价值投资,就结束了,顺便给长投学堂打了广告。推荐《伟大的博弈》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