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节前的胡思乱想

单位年轻人早几天就开始了圣诞夜的邀约。看看商场、街道,空气中充满了节日的欢乐。喜庆的氛围感染着许多人,完全不亚于中国的春节。甚至来自于年轻人的欢乐远远超过了春节。

为什么这两年来,越来越多的西方节日开的始被更多的年轻人接受和喜爱。而中国传统节日却日渐冷落。甚至,还有“春节就是除夕夜的那顿饭”的说法了呢。

中国经过改革开放之后,国际在科技,政治,经济领域接轨和合作时,不仅打开国人的眼界,更使国人感受到高科技带来的高物质享受的现代生活,那种和曾经的馈乏的物质下的生活品质的对比,冲击着国人觉醒的意识。对被经过修饰了的西方生活方式充满向往----享受生活的观念开始植入人心。而经济的迅猛发展,腰包逐渐鼓了,使得享受物质生活成为可能。

随着时代发展,传媒方式的变化,资讯时代的到来,西方文化洪流的涌入,成长在这种大环境下的80、90后的人生观、价值观、消费观发生很大改变,对个性化的追求愈演愈烈,叛逆传统成为他们的标识。他们渴望摆脱束缚,摆脱家长,更多地满足自我需要,不被中国家庭重视的西方节日正好满足了年轻一代逃离大家长监视,又不会被诟病的需要。闲暇时和儿子聊起,儿子也说,并不是就觉得洋节日好,更多是觉得在这些节日里可以有理由和同学、朋友相聚却不被家人约束。而且中国人讲究含蓄,不善于表达情感,传统节日自然少了洋节奔放热情自由随性,而年轻人喜欢热烈激情的一面,更多的被洋节日满足了,自然也就被推崇。

传统文化的衰退,使得传统节日光辉不在,当追求极致的物质条件成为人们的终极目标,精神世界的空虚就是不可避免的了。团圆的节日变成了吃喝玩乐的日子,春节返乡人员酗酒滋事赌博攀比的报道屡见不鲜就是例证。丧失文化内涵的节日,更满足不了精神上的需要,丧失吸引力可能也就不奇怪了吧。

其实,传统节日也好,洋节也好并不是矛盾的,只是好像我这个年龄的人还是传统,总归希望许多传统的文化不被丢失,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找到自己儿时过节的快乐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014.11.8~2017.11.8 刚刚好三年,时光正好,不多不少。 想起三年前的那天是小新带我来的北京,第一...
    赏金猎人1993阅读 3,570评论 1 3
  • 伞 生活中使用的物件,雨伞是最容易弄丢失的。手机丢过一部,皮夹丢过一个,雨伞呢,记不...
    潘家文阅读 2,744评论 1 1
  • 一个人处理问题的方式,对于事情的见解,都基于他的成长环境,经验阅历,这些都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短期内是改不掉的...
    三遂阅读 1,482评论 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