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第一次去某地旅游,当地的商人可能会仗着你人生地不熟,强行抬高物价,宰客“杀生”。
在我们习惯了用各种各样的APP、网站购买产品、服务时,却又不知不觉中被曾经信赖的网络“杀了熟”。
常用携程,订房就有可能比别人贵
最近,博主@廖师傅廖师傅 讲述了被大数据“杀熟”的经历:300元的酒店房间,老客户就要380;网约车前几次免费升级为优享车,后面打车平台直接按照优享车型收费。
这种现象被称为互联网时代的“杀熟”。
“杀熟”依赖的,正是这几年被反复提起的大数据。
2010年《Science》上刊登了一篇文章指出,虽然人们的出行的模式有很大不同,但我们能够根据个体之前的行为轨迹预测他或者她未来行踪的可能性,即93%的人类行为可预测。
就像抛无数次硬币,正面的概率会趋近于50%,实验的不断反复、大数据的日渐积累让人类发现规律,预测未来不再是科幻电影里的读心术。
当我们无数次消费行为变成数据被收集、分析,企业基本就能依靠这些数据判断出我们的消费习惯,进而预测我们下一次的行为轨迹。
最近火到爆、让很多人一点开就放不下手机的抖音,一定程度上也是通过大数据分析出了我们的喜爱偏好,从而推送接下来的视频。
应该说,抖音后台数据分析师的判断基本都是正确的,不然不会有1亿用户都中了抖音的毒而无法自拔。
数据本身不产生价值,如何分析和利用大数据对业务产生帮助才是关键。
互联网企业深知这一点,所以大费周折、明里暗里想要获取我们的各种信息和数据。
我们享受着大数据带来的利好和便捷,能更快地找到心仪的那款产品,能看到我们关心的最新内容和讯息;现在,网络服务商们也在利用大数据榨取消费者身上溢出的价值。
你越是平台的重度使用者,互联网企业所掌握的你的相关数据越全面,越能分析得出你的消费习惯和心里价位承受力:
他知道你通常会在每周一、周三和周五叫外卖;
知道你一个月会看两次电影;
知道你通常会在周末打两次车去健身房;
知道你外出用餐通常会去人均100元左右的餐厅;
知道你每隔三天会去某超市购物;
知道你近段时间有去东南亚出行的计划和想法......
衣食住行通讯娱乐......你都逃不掉
经过博主提醒,许多人才发现原来自己已经被“杀熟”很久了。
综合了大家的留言和评论,小编综合整理了有“杀熟”嫌疑的平台,涉及衣、食、住、行、通讯、娱乐各方面,大家使用的时候可以多留意下,尽量同类型平台进行比价后再下单:
1
滴滴出行
滴滴快车
滴滴专车
2
淘票票
3
携程
携程订酒店
携程订机票
4
飞猪
5
爱奇艺
6
高铁管家
7
艺龙旅行网
8
京东
9
饿了么
同一家店、同样的地址,配送费不同
10
三大运营商
如果法律无法监管,
那么舆论请不要放过
“杀熟”并非国内特色。
亚马逊在2000年就干了一次著名的差别定价实验(后台回复“亚马逊”,获取案例)。一个月后,被消费者发现,最后演变成了一次非常严重的公关危机。
后来亚马逊开始承诺:“不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亚马逊都不会利用消费者的资料进行差别定价”。贝佐斯也亲自出面道歉。
在法律角度来说,这种行为损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但是这种情况对消费者来说比较难取证——毕竟要在同一时段、同时比价,并固定证据。
根据我国《价格法》第14条规定:经营者提供相同商品或者服务,不得对具有同等交易条件的其他经营者实行价格歧视。
经济学中的“价格歧视”
但由于该法未针对“同等交易条件”进行详细解释,就意味着,平台若是以地理位置、手机型号、浏览记录、消费记录不同而做出差别定价,并不能被认为是“价格歧视”。
因此,对于“杀熟”现象的规避还是要依靠企业的自觉以及政府的管控。只有通过政策法规加以规范,对于违规者进行严厉打击,才能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
虽然在法理上杀熟并无不妥,但早些年线上消费集体营造的“物美价廉”形象正逐渐面临崩塌,平台正透支着长年累月好不容易在用户心中积累起来的品牌好感度和用户信任。
如果不是“杀熟”潜规则被发现并曝光出来,可能绝大多数人还在买着越来越贵的电影票、打着越来越贵的网约车、订着越来越贵的酒店、叫着越来越贵的外卖......而不自知。
3·15马上就要到了,这样的现象被曝光出来其实是好事,你们懂得
。
转发到朋友圈,提醒大家吧~
如果觉得有趣,请点个赞吧~
如果想吐槽,留言区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