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更接近200天的时候,不小心一天断更了,差了几秒钟的提交,说实话有点不开心。
于是停了几天,有开始新的一轮日更,否则每日不写点什么有点儿不习惯。
日更与想写就写的区别是,每日即使再忙,也会提醒一下自己至少写个100字。
过去的半年,写的东西可能都忘记了,但每日学到的还是记录下来了,即使忘记还能回头看看记录,否则,真的不记得自己的每日都在忙些什么,怎么想的,有什么感悟。
开始写
养成一个习惯,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很难。每日闭眼写100字,从一开始需要1个多小时,到现在的不需要20分钟,而且写作的过程和心态也有很大转变,从觉得很难不知道些什么,到行云流水的输出。似乎这点对我写报告也有很大的帮助,一旦进入写作状态,就非常的专注,不再抗拒坐着写报告了。
写什么
最开始我根据自己的日常来写感悟,说实话,这是既有挑战有非常有趣的方式,我能感受到我对生活的敏锐度有提升,不过真的比较费精神;(这种日更的形式后面还可以尝试)
而后开始看书,根据每日阅读的感受来写读书笔记;(不过更喜欢读完一本书再写,节奏不对,无法每天看一本书)
再到后面让自己每天听语音课,并输出听课感受;(说实话比较偷懒,也和课的内容有一定关系)会发现,听和阅读的效果差很多,阅读和写出来又有很大的差距。之后又改进成双人对话的方式,这对我的自我剖析理解和对他人的理解都有比较大的帮助。
这样每天写没什么难度了,也在考虑要提高写作门槛和写作质量。
输出倒逼输入
在这200多天的日更中,我感受到自己努力的输入和输出,我以为我学会的,但其实并没有,仅仅只是知道概念罢了,离理解、做到还有很大的距离,日更的好处在于,回顾当时的理解和现在的区别,通过主题的方式来复盘,连点成线,并组入网。
改变不是一蹴而就
焦虑来自不合理的期待,希望从想法到实现,立刻完成,然而能力的积累,认知的变迁,财富的累计,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改变想法可能是一个瞬间,但改变自己是从想法到行动的一整个过程,需要时间,需要每一天都做一点。
就如同我当初的想法,很简单,我想写出一本书,但发现需要从养成写作习惯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