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植物园骑行回来,继续开启阅读之旅。今天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师们的教育观点的一致。我们经常说沟通,交流与分享,不就是为了在思想上达成共识,把我们的工作做正确吗?
是的,通过阅读我们马上就明白苏老师不但担任着校长,而且是一名班主任,甚至于教授着本族语,俄语、历史三门课程。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班主任引领本班教育团队八名教师,并关心作为教育观点和教育信念的一致性。每一位教师都会有自己的长处优点,精神领域独树一帜,“天生我材必有用”——做有个性的教师!但是教师团队务必在重大问题上保持观点信念的一致,无论是智力的,道德的,审美的,身心的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
一方面是“教书也育人”。恰恰正是我们当今社会片面追求成绩只看分数的家长和教师们最应该引起自己思考的事情,不多言语。
另一方面是每一位教师要对具体的学生实施个别影响,这不就是尊重学生个性,关注每一个发展每一个嘛!
第三方面是在集体生活和个体生活前提与背景之下做好智力教育。集体氛围就是积极向上的,主动好学,爱好钻研把有趣的未知弄明白。用诚挚的心地和同事交往,与同学交往与孩子们交往,相互鼓励不做精神空虚的人,用榜样的力量来育人,相互教育。大家别不信,孩子真的是一张白纸,他们纯洁,高尚,无私。我们就应该一边在纸上作画,画上花鸟虫鱼山水树木......一边用心添彩打牢底色,印足“赤子之心”!
第四方面是上好知识传授课堂,把快乐音素幽默元素趣味性引入自己的前沿阵地,关注学生生命成长,让孩子们享受到幸福的“智力生活”——因为“只要是一个正常的人”,就愿意学有所获,而那些懒汉和堕落的人才把学习当痛苦,“少年的精神空虚是社会的一大灾难。”
第五方面是分清楚学生的童年期和少年期的不同,遵循规律教育人。包括结合学过的心理学理论,按照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性质和方向实际特点,力争一边让孩子认识自己并认识社会,形成智慧拥有信念,最终富有创造力。
总之,真正的人“既具有清醒的智慧,又拥有高尚的勇敢的心和灵巧的手。”也就是我们在教育思想上达成了共识,培养出了积极主动的“好习惯 好人生”的好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