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们这些没有系统学习过哲学的门外汉来说,哲学是很高深,总有种让我们摸不着头脑的感觉。
人们通常将世界的哲学形态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西方哲学、中国哲学和印度哲学。但,按照“哲学”起源和比较意义来说,哲学就是西方哲学。在这里土豆只是明确一个历史事实。中印等各民族都有作为其文化精神和最高的意识形态,但是我们一般称之为“思想”。当然,从广义上称中印“思想”为“哲学”未尝不可。但需分清这是三种不同类型的哲学。西方哲学同中印思想是有别的。
很多名校哲学导师会建议他们的学生学习西方哲学从康德和黑格尔入手,言下之意是“先啃懂那些晦涩难懂的著作后,剩下的哲学书籍就很好理解了。”这方法或许适用于有基础的哲学高材生,却很难适用于我们这些哲学门外汉。
因为哲学著作本来就晦涩难懂,如果上来我们这些门外汉就抱着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或是黑格尔的《逻辑学》这些更为晦涩难懂的哲学著作来看的话,我们的自信心将完全拜倒在这些著作面前。
借用德国哲学家们常一句话就是“哲学就是哲学史”,所以,想要认识哲学,先认识哲学史。当然,并不是每本哲学史都适合我们初学者。
下面土豆将为大家推荐几本,适合初学者的西方哲学学籍。建议大家先培养哲学热情,从最基础打起。
1、乔斯坦·贾德的《苏菲的世界》
该书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西方哲学史发展的历程,这是一本关于西方哲学史的小说。20世纪百部经典著作之一。这本书并不深刻,但是颇有趣味。作为培养哲学热情最好不过。
2、弗兰克·梯利的《西方哲学史》
梯利的哲学史是比较规范的研究著作,秉承了哲学史需要的客观原则。作为对哲学认识的一个过渡最好不过。注意的是建议大家最好先别看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他的这本书最大的问题是带有哲学立场的偏见,因为他总是从自己的立场看待其它哲学家。所以,不利于我们初学者学习。
3、张志伟的《西方哲学十五讲》和张汝伦的《西方现代哲学十五讲》
前者张志伟先生既注意知识的相对稳定性,重点突出,通俗易懂,又能适当接触学科前沿,引发跨学科的思考和学习的兴趣。
后者张汝伦先生在复杂的现代西方哲学里为大家带来一张现代哲学思想的“路线图”,全面且深刻的揭示出现代哲学家不同的思想出发点。前者以黑格尔结束,后者很好的接起了前者。当然,这两本相比前两本要深入很多。
在了解哲学史过程中,我们因受到众多哲学家的不同观点充斥,很有可能导致我们暂时性的思想混乱。
土豆觉得,了解哲学史,只是供大家更方便结识与自身思想相投的哲学家。毕竟我们非专业从事哲学研究,无需个个哲学家的理念都熟知精通。建议接下来大家不妨重点看与自己思想相投的哲学家的个人著作,确立自我哲学观。
从“古代哲学”到“中古哲学”再到“近代哲学”最后到如今的“现代哲学”这期间出现了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大哲学家,虽然哲学被如今的人们划分为这四个时期,但这并不代表谁强谁差。所以具体选择,亦由个人。
以上,只是土豆个人对哲学入门的一些认识,仅供朋友们参考。同时,如有对哲学感兴趣的朋友们有不同观点,欢迎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