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型人格心灵密码学》 胡挹芬
第七型 勇于尝新者
1、概括
不喜欢受限制。容易冲动行事,勇于尝试新鲜事物。多姿多彩的新活动是其生活动力的来源。最怕无聊。
2、测试题
a、跟一般人比起来,我算得上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我对很多事情都非常感兴趣
b、遇到挫折,我总是很快就能站起来
c、我喜欢充实的人生,我的行程总是满档
d、“一心多用”是我一个很大的问题
e、我的计划总比我完成的事情多得多
f、我不太喜欢和心情沮丧的朋友碰面,我会觉得压力很大,很想赶快结束这种气氛
g、我无法忍受无趣的生活;我通常不会让自己无聊
h、我是一个掌握大方向的人,而不是去注意细枝末节的小事
i、我常常多付了原本不该我付的钱
j、当我不再觉得做某件事有乐趣时,我便不会再做
3、性格枷锁
a、性格盲点
看不见“唯有完全体验生命中的快乐与不快乐,心灵才能成长与圆满”
b、性格迷思
以为“世界给人们太多的限制,限制只会带来痛苦与挫折。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寻找美好的体验,避开不美好的感觉”
c、性格惯性
尽可能不让自己受到任何限制,并通过参与有趣的活动以避免自己不想要的感觉。不轻易错过任何新奇好玩的经验;同一时间进行两件以上的活动是常有的事。参与的事务是否有实质意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趣、能不能带来愉快的经验
d、执着点
把满足自己放在第一位,常常会为了一时的心情或满足而一掷千金。喜欢享受,也很乐意让身边的人一起享受。丰富的想象力、自信乐观、强调变化与新奇、对选择永远保持开放的态度、追求极致享乐。偶一种潜在的优越感,自认不仅比别人聪明有才气,同时也比别人更有魅力与受欢迎
e、黑暗点
“我得想办法让自己快乐”的欲望,因为长期的放任而变得麻木;一直想找到更满足的事物,让第七型人的性格逐渐扭曲
f、沮丧点
许下承诺后又不想被责任局限;因为不想面对痛苦而一再反复同样的逃避模式,结果却带来更多的麻烦。想要尝试所有好玩的经验,却发现自己的体力与财力都不胜负荷
g、引爆点
因为愚蠢的限制而失去其他的机会,不能获得满足的第七型人会因此暴跳如雷;尤其当周围的人反应太慢或整天愁眉不展,更会让第七型人感到窒息而跳脚
4、开锁关键
a、性格密钥
学会承受,才能成长
b、密钥密码
只想要快乐的经验而不处理痛苦的情绪,是另一种形式的设限。四处寻找快乐以逃避痛苦是第七型人的心灵魔咒,学习安于当下的喜怒哀乐,才是第七型人挣脱性格牢笼的关键
c、后援部队
不要对第七型人忍气吞声,那只会助纣为虐,让他们更加不知节制。第七型人需要当头棒喝,尤其需要直言的朋友。他希望别人清楚明白地分享内心的需要与想法,因此他才不至于太过自我,以致最后没有朋友可以做伴
5、原罪与美德
原罪——贪吃“每一天都充满着令人惊喜的机会!”
性格的惯性——“天涯何处无芳草!”
a、认为人生苦短,应该好好把握每一个让自己快乐的机会。然而,要多少有趣的活动才能填满内心的空虚感呢
b、永远在计划未来,大胆筑梦是逃避眼前痛苦的方法。生活看似多姿多彩,却很难有精通的强项,通常给人“样样通却样样不精”的印象。不仅在专业领域如此,在其他生活领域也给人不稳定或不够深入的感觉
c、不愿意面对麻烦和痛苦。想要以快乐来压抑内心的空虚感,以感官的满足来取代心灵的匮乏与不安
d、认定“只要能够让我感到快乐,就是圆满”。看起来好像对生命充满热情,实际上,对情感是冷漠的,因为不知道如何面对深层的感情或感受,因此干脆不去探究。最大的挑战是去爱人,去付出,去承受爱的甜蜜与苦涩
破解思维:细嚼慢咽——重质不重量
等你寻回的美德:节制——“美好的事物需要更多的时间来体会”
a、当献身于某种有价值的工作时,快乐也会产生
b、仔细筛选想要的事物,剔除一些并不是很需要的选项,把精力专注在值得参与的事物上。变得更加专心、更有忍耐力、视野更开阔时,便能成功调节性格中的冲动,有更多的自我控制力,能够心无旁骛地做对你真正有益的事情,成就感与满足感将超乎预期,快乐自然从心头涌现
6、童年的封印
与父母的关系:对母亲(养育者)不认同
潜意识的运作:我得为自己找更多的资源
心灵的绊脚石:我不想错过任何乐趣或好处
强迫性的行为:只要我越害怕,我就得更让自己快乐
挥不去的阴影:我如何才能够得到真正的满足
a、无法从母亲那得到足够的照顾或认同的感觉
可能是家里有新生儿独占了母亲的注意、或母亲很忙碌、或母亲生病,甚至也许是某些原因无法与母亲天天见面……总之,自觉失去母亲关爱的第七型小孩,潜意识里决定自己当“母亲”,不再等待其他人来照顾自己,而是倚靠自己来满足所有的需要。也担心失去双亲,以某件能带来快乐感觉的物品,来安抚内心的焦虑。小时候,一个玩具、一件毛毯或一个玩伴,就能感到暂时的满足;长大后,马不停蹄的活动、一个接一个的计划、各种崭新的体验,都是用以安抚焦虑的替代品
b、缺乏家对家人的信赖
与母亲的感情不一定很疏远,只是由于发觉母亲并不是一个能够完全依赖的对象,产生强烈的不安全感。也有部分第七型人表示,他们拥有一个非常疼爱而且照顾他们的母亲,但对于母亲一直想把他们紧系在身边的过度关爱,让这些第七型人只想逃开
c、童年越受伤,人格越贪多
童年时被剥夺感越强烈,长大后,更需要以不虞匮乏的物质享受或体验不完的有趣事物,来平复内心失去关爱的痛苦与焦虑
d、好东西必须靠自己争取
“好东西不会白白从天上掉下来。”害怕被剥夺的恐惧感,成为最主要的行为动机。必须为自己精打细算;最好凡事多多益善,用不完没关系,只怕不够用
e、当失去爱别人的能力时,成为一位第七型人
第七型人通常是众人的开心果,幽默与活泼,让人感到十分有趣且轻松。只是第七型人努力制造欢乐的背后,隐藏着一颗想要爱人却又不敢爱的心;只好退而求其次,想办法让大家开心而且愿意待在他们身边,一起共度欢乐时光。为了让大家开心,也让自己高兴,常常在动脑筋想新点子、找新乐子,生活中永远充满兴奋的体验与即将展开的新计划,而这也是暂时忘记痛苦的最佳避风港
f、越想转移消除痛苦,越让痛苦累积更多
轻松的态度和追求自由的立场,常让周围人觉得他乐观又潇洒。通常不会承认自己正在为某个问题苦恼。习惯以笑容驱赶烦恼,以快乐掩盖痛苦,除非意识到为什么非得要倚靠外界的活动,让自己感到放松或满意?否则,若不愿意学习承受痛苦,心灵并很难有成长的机会,会越来越难感到放松与满意
g、缺乏关爱别人的能力
由于自觉得不到母亲足够的关爱,以爱自己为第一优先,因为害怕童年时期被母亲抛弃的痛苦与失去母爱的匮乏会再重演,害怕爱上别人也会遭遇同样的失望。自动关闭了情绪的感受器,不让任何痛苦的感觉接近自己
h、没有什么是无可取代的
潜意识害怕与别人建立长久的承诺或关系,因为害怕情感上被孤立、被切割出去的痛苦;然而,一旦豁出去爱上了某个人,会出乎众人意料地义无反顾。倾向于及时行乐,任何需要时间培养或必须耐心等待的事物,通常不会感兴趣。不喜欢身陷痛苦泥沼,通常会很快找到快乐的替代品,帮助自己转移目标。忙碌但并不了解自己为什么如此执着于追求新鲜体验,不过,也很少花时间思考这个问题,与其花时间想清楚,不如先做了再说
i、放眼未来是自我保护的最佳方式
把精力放在计划未来,能够把注意力从眼前烦人的人事物移开,隔绝痛苦的来源。专注于能带来快乐或幸福感的事物上,能片刻满足“因为害怕不够,所以不能错过任何可能”的性格欲望
7、扭转生命的态度
要学会放下的性格惯性:乐观
适用的新态度:第五型的放下
带来的美德:节制
a、渴望活在天堂里,一心想得到快乐,结果却带来烦恼;为了逃避痛苦又更执着于追求快乐,恶性循环就此展开。生命带给我们的是好坏都有、快乐与痛苦掺杂,是一个完整的经验。学习如孩子一般开放我们的心,对于苦与乐不抱预设立场地愿意探究,便不会再为了逃避痛苦而盲目追寻快乐
b、节制来自愿意放下的心,不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放下,甚至可以运用在选择心灵修习的道路上。及早认定某个方式,努力不懈地下真功夫,能够帮助我们走过所有的人生转折
c、每天想办法让自己暂停活动一段时间,感受放下后的片刻安静
8、保持正向的思考
最常扮演的角色:顽童、享乐者
建议的正向思考:在人生的旅途中,除了欣赏风景,也要看清楚是什么让你跌倒
a、潜意识里以“我是快乐的人”的角色与人互动。觉得有义务把快乐带给别人,或大家对他的表演应该要很有反应。当为了炒热气氛而努力搞笑,或出现戏剧性的表演时,表示正投入性格的角色扮演中。应该要喊“卡”,暂停一下,问自己,为什么不能安住在没有笑声的氛围中
b、启动正向思考的枢纽
不要立刻填满心中的空虚。通过自制力,看见空虚背后所隐藏的情绪,并且看清一贯的逃避方式
花一点时间认清念头的真正本质。如果把念头当真了,会被耍得团团转。对当下的任何现象都保持开放的态度,就让虚妄的念头来来去去吧!
9、吸引力法则
我可以保持安静而不必觉得不自在
我做事一定要有始有终
我非常关心别人,而且愿意为大家带来欢笑
我能拒绝自己的欲望而不会感到被剥夺
我要挖掘内心的感性与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