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六年丙子岁九月十六日子时,娘亲生于殷实之家,然天有不测风云,娘亲两岁父辞顿失天,七岁母别孤儿泪。父亲是天,娘亲的天塌了。母亲是河,娘亲的母亲河断流了。娘亲的童年世界,失去了天的保护,河流的滋润。
七岁时,娘亲和十三岁的哥哥,十一岁的大姐,九岁的二姐一同寄养于本已子嗣众多,生活艰苦的外祖家。迫于生活,十一岁的娘亲在同年出生的父亲十一月二十日生日当天,由父亲接来作童养媳,与父亲结为童年夫妻。瘦小的娘亲为了生活从此起早贪黑,辛苦劳作。
由于国破战乱,民不聊生,婆家生活同样举步维艰,苦活累活,忍饥挨饿成为家常便饭。
娘亲来到婆家后,二姑妈才一岁多,小叔,三姑妈小姑妈还未出生,带养小叔子,小姑子,做饭,喂猪陪伴了娘亲的整个青春年华,直到如今,叔姑对此记忆犹新,念念不忘。
五十年代中期,为了生计,二十岁不到的娘亲农闲时每天要为供销社进货,俗称挑脚,肩挑上百斤的货物往返永丰两趟,一个来回差不多五十里路,只为赚取几毛钱的酬金贴补家用。
有一次,一对涟源夫妻要从双峰赶回娄底,由于交通不便,只能步行,近百斤的行李必须请个挑夫,夫妻俩碰到了挑脚的母亲,许以几斤梨子,几斤粮票,几张购布证作为酬金。在当年,已经算是丰厚的报酬,娘亲毅然接下了这趟活计,徒步肩挑行李送夫妻上娄底,到娄底后,夫妻因计划改变,要求娘亲改送到涟源桥头河,极度疲惫不堪的娘亲婉拒了。娘亲接了酬金,披星戴月赶回家后,把辛苦所得酬金悉数交给婆婆,路上都舍不得吃一个梨子解渴。其间,公婆翘首以盼,父亲更是沿路找寻,以为娘亲从此抛弃了家而去。
我们五个兄姐弟相继出生后,生活更是捉襟见肘,食不裹腹,娘亲和父亲节衣缩食,紧把细密,历尽艰苦,把五个儿女抚养成人。尤其重视教育,培养出三个大学生,三个党员。孙辈中更是有多名大学生,研究生,党员。
娘亲一辈子严格要求儿孙们诚实,善良,帮扶弱者。
八十年代中期,大年三十团圆之夜,当我们一家其乐融融,欢聚就餐时,一位满身污垢,一脸眼屎鼻涕的乞丐上门乞讨,一生极其讲究卫生的娘亲作出惊人之举,亲手牵引乞丐进屋,倒上一盆热气腾腾的热水,拿出一条新毛巾,让乞丐把手脸清洗干净,然后请乞丐和我们同桌就餐。娘亲迎着我们质疑的目光,教育我们:乞丐也应该有年三十,也应该有温暖的团圆饭。
四十八岁那年,娘亲不幸身染重疾,医生几次下发病危通知,历经千辛万苦的娘亲,用坚韧的毅力抗拒疾病,与病魔斗争。在五十六岁那年,父亲因患老年痴呆,生活无法自理,娘亲与疾病斗争的同时,担负起照顾父亲的责任,长达三年,直至父亲去世。
及至晚年,我们兄姐弟各自成家立业,孙辈成人,终于可以怡养天年之际,子孙由于生活一个个走上了工作岗位,娘亲因故土难离,不愿随子女在城里生活,成为一名留守老人,一个人孤独地固守家园,甘愿孤单地为子女守护一个温馨的家。
二0二0年十一月十八日,娘亲坐三五分钟就要躺下,躺下三五分钟就要求坐着,全身疼痛,一会肩颈痛,一会腰腿疼,不停地要求按摩,按摩这里,又疼了那里。
连续被病痛严重折磨了两天之后,十一月二十日早上八点多钟,娘亲说出了最后一句话,提出了最后一个要求,要我把她抱到椅子上坐着,从此进入了昏迷状态,如何呼唤都毫无反应,到晚上十点时,呼吸明显急促,十二点时,呼吸更是急促,深夜两点多,娘亲的呼吸骤然缓慢,微弱,两点三十八分,在父亲八十四岁冥诞之夜,与病痛抗争了三十七年的娘亲,带着对生命的眷恋,对儿孙的牵挂,永久地离开了,享寿八十五岁。
娘亲再也不用辛勤劳作,再也不会被世俗纷争困扰,再也不会回应儿孙的呼唤,再也不用儿孙陪伴,再也不会事无巨细唠叨儿孙,再也不会在大门口,在地坪边迎送儿孙。
人间的艰苦有十分,娘亲尝尽十二分。
娘亲,太多的再也不会汇聚成永远不会!
娘亲,太多的思念汇聚成永远的思念!
一呼再唤,我的娘亲不回答!
百思千念,我的娘亲一去终不还!
千寻万觅,我的娘亲永无踪!
纵有锦衣千千万,我的娘亲终不换!再有玉食万万千,我的娘亲永不尝!
娘亲,八十公公(爷爷)终要死,三岁孩童也会亡,油尽灯枯科技弱,大限已到缘分尽,莫怨儿孙不挽娘!
娘亲啊娘亲,驾鹤西去见老伴,与父团圆传音讯。韬栋未归报梦来,子孙健康多保佑。三叩九拜来祭母,千涕万泪难舍断。筵席再久终要散,送母万里也须别。娘亲含笑上九天,再见只祈梦里会。
萱草凋零,幼失乾坤外祖抚。
菊花谢幕,久缠劳疾苦辛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