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民族音乐学方法论》选修课,轮到我在课上发言,发言的要求是用本学期学到的民族音乐学的方法论去指导你的期末论文,亦是对你的专业有什么帮助。我个人觉得难度还挺大的!
首先,我不是学习音乐学专业出身,所以现在只能凭借自己的努力去尽力理解民族音乐学的方法论。其次,虽然现在在音乐学系学习,但是我的专业是音乐史学的研究,而不是民族音乐学专业。好多民族音乐学的概念都不清晰。最后,对于学期期末的论文还是没有想法和独特的见解。因此,对这门课的领悟还没有那么深。
既然困难这么大,那就只能努力学了。熬夜想话题、找资料、做课件、写演讲稿,忙的不亦乐乎。
好在杨老师在所著的《民族音乐学通论》这本教材里的第六讲,重点讲述了历史民族音乐学的宏大叙事。这和我的专业相对沾边。我的方法就是照猫画虎,依葫芦画瓢。在文章里找到与音乐史专业学习的方法论,然后应用到自己的文章中。
走上熟悉的讲台,发挥还算放松,时间没有超时,总体能打8分(满分100分)。总结就是还得在民族音乐学上下功夫!每门课程、每个专业都是相通的,学习不能片面。
最后,我想用改编自唐代诗人杜甫的《石壕吏》来结束今天的话题:
“选修方法论,老师让发言。民族音乐学,学史也得看。
师呼一何怒!吾啼一何苦!
听吾前致词:六人已讲完,本专业轻松,史学要难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脑中更无魂,研究很多人。田野调查去,出入无完裙。本人力虽衰,研究威尔第,急应方法论,犹得备发言。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中午登讲台,独与大家别。”
正所谓:“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
2018年11月27日 8:34
于北京 朝阳 中国音乐学院
附:本次演讲的发言稿
各位同学、老师,大家中午好:
我叫李昆,来自音乐学系西方音乐史研究专业,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伟大的转变”——威尔第歌剧创作风格的演变》。
我是研究西方音乐史的学生,杨老师在《民族音乐学通论》这本书的第51页《第六讲“历时·共识”:历史民族音乐学的宏大叙事》中,明确指出:由于民间音乐大多都是传统的积淀,故对当下音乐文化遗存的研究,也需要历史的眼光。
在第53页的第二小点里,杨老师介绍了“民族音乐学的历史眼光”。因为我不是学习民族音乐学专业出身的,所以本次研究的难点在于正好要与书上的概念“反向”进行,即“历史音乐学的民族眼光”。
虽然难度重重,但是这一章的一些方法论对我研究音乐史有很大的帮助和启迪。
这是我的论文提纲,分为绪论、一二三四个部分和结论。
绪论主要介绍研究对象、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等内容。
第一部分介绍威尔第的生平和他的艺术经历。
第二部分介绍威尔第歌剧创作的四个阶段,即早期、中期、中晚期和晚期。
第三部分介绍威尔第歌剧创作的风格,重点在于其创作风格的两个转变:从英雄性歌剧向性格歌剧的转变、从几十部真实主义悲剧到最后一部喜歌剧的转变。这本书第53页第二段中说:“1958年,内特尔提出民族音乐学和历史的关系,就是源头(音乐的起源)和音乐风格的历史演变(音乐的变化),风格的变化与人类迁徙、社会变化、文化接触、音乐传承都有关系。”威尔第歌剧创作风格的变化和内特尔所指出的这四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威尔第从故乡到大城市的迁徙,注定会影响其歌剧创作的取材。当时意大利从四分五裂逐渐走向统一的社会变化,使其早期歌剧具有英雄性和爱国性。威尔第接触到外来文化,如莎士比亚、席勒、雨果、小仲马等戏剧文学,才能使创作进入成熟期后,风格变为了富有道德和社会意义的歌剧。威尔第歌剧晚期风格再向瓦格纳“无终止”歌剧风格转化,他也永远传承着意大利歌剧的的传统,即优美的咏叹调。
第四部分具体分析威尔第最后一部喜歌剧《法尔斯塔夫》,找出其转变的特征及原因。在这个部分的的研究过程,最好要包含民族音乐学的田野工作方法,即有机会亲自去一趟意大利,看看当年威尔第歌剧创作的实际环境。(就像杨老师说的普契尼在阁楼里创作歌剧《图兰朵》一样)。对威尔第歌剧的研究要依靠这本书第58页中讲到的“三重证据法”来研究,即“通过相关历史、考古资料的搜集,并适当参考当地田野考察资料,把音乐作品、当时音乐事件的表演行为过程和音乐人物进行整体性、复原性的分析、整理、描写与阐述。”了解田野中搜集的各类口承文本,对当地口述历史的把握。对这部歌剧的具体分析,要对其历史手稿进行细致的搜集和分析,必要时还需查询当地的地方志。把握历史上这部歌剧的演出版本以及当今威尔第歌剧的演出情况等来进行威尔第歌剧的研究。
最后是结论,包括威尔第歌剧创作风格的演变过程和演变原因。
这就是我今天的发言,谢谢大家的聆听,请老师和同学们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