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深知良好习惯能带来惊人的好处,但我们却难以持之以恒一个核心的原因在于在习惯养成的初期好习惯带来的好处,太难以察觉了。另一个造成习惯难以改变的重大原因是我们以错误的方式改变我们的习惯,许多人开始改变他们的习惯时,把注意力集中在他们想要达到的目标上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培养基于身份的习惯。每个行动体系背后都有一套信仰体系,与身份不相符的行为不会持久,如果你从未改变支配者,你以往行为的潜在信念,你很难改变你的习惯。
养成习惯的过程可分为简单的四个步骤提示,渴求,反应,奖励这四个步骤一起形成了一个神经反馈,提示,渴求,反应,奖励如此反复最终让你养成自然而然的习惯,由此构成完整的习惯循环行为转变的四大定律就是将习惯形成每一个步骤转化为一个使用的框架,借助他我们可以设计好习惯,并消除坏习惯。
第一定律让他显而易见,写下执行意图明确自己想要什么,并且具体化自己的实现路径。习惯叠加,当培养新习惯时,充分利用行为的关联性建立新习惯的最佳方法之一,确定已有的习惯,然后把新行为叠加在上面改变环境。环境是塑造人类行为的无形之手。习惯会根据所在的房间和面前的提示而改变,每个习惯都是有提示引发的,如果想戒掉一个坏习惯最实用的方法就是避免接触引起他的提示。
第二定律让他不可抗拒。所有动物的大脑都预先载入了某些行为规则,这导致一些坏习惯对我们有着难以抗拒的信念喜好,绑定把需要做却又有一定难度的低频动作与愿意做有期待做的高频动作,牢牢绑在一起,学会将高难度的习惯与积极的内心体验联系起来,是他们也具备吸引力。消除坏习惯的根源养成好习惯的方法是让他们变得有吸引力反之戒掉坏习惯的有力手段就是让他失去吸引力。
第三定律让他简便易行。最省力法则经历是宝贵的而大脑的设定就是尽一切可能保存精力人类的天性就是遵循最省力法则。在我们可能采取的所有行动中,最终被选择的行动一定是能以最小的努力获得最大价值的那一个。从某种意义上讲每个习惯都妨碍着我们真正想要的东西。因为实际上习惯本身并不是我们想要的,我们想要的是习惯带来的结果,健身不是我们想要的,我们想要的是健美的身材,冥想不是我们想要的,我们想要的是平静。让坏习惯难以实行是破除坏习惯的最好方式。
第四定律让他令人愉悦,人类一度长期活在需要及时回报的环境中,在原始时代人人都提心吊胆地想着能在哪里过夜,怎样设法躲开猛兽或者下一餐,怎么解决面对无法预见的各种威胁,重视及时满足,活在当下才是基本的生存准则,在需要及时回报的环境中生活了成千上万年后我们的大脑进化为偏爱快速回报而不是长期回报。习惯跟踪法,借助视觉度量让自己能够清楚地看到自己的进步,强化我们的行为,并为任何活动都增加一些及时满足感。问责伙伴建立习惯契约。要使不良习惯令人厌恶最好的选择,就是在这些动作刚一冒头时,就让他们带来痛苦,而订立习惯契约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