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我本来打算以”身体不适“这个原因跳过去直接不写了的,于是也就真的打算这么做了。
可是刚刚碰上一件事(下文将详细述说),恰巧我又自我反省到:如果我这次因为什么原因而没有坚持写这周的随笔,那么我肯定还会有第二次因为什么自以为不能进行的原因而再一次中断,然后也会有第三次、第四次,到最后就根本放弃了——这个可不是我想看到的结果。
我想,所谓坚持,就是无论发生什么,你都应该做下去吧!
周五的时候“亲戚来访”,一上午四肢无力,脸色苍白像鬼一样,肚子疼到直不起腰来。
(这里插播一条小笑话,省得大家看这篇沉闷的随笔心情不爽——有一天,樱桃小丸子跟她妈妈说“肚子疼”,妈妈问她“怎么个疼法儿呢?是隐隐作痛还是阵阵刺痛呢?“小丸子说”是plei~plei~的痛,像两百头大象踩在肚子上······“)
自从我知道这个后,从此再也找不出更加形象地用来形容肚子痛的比喻了······
中午的时候实在坚持不下去了,心里虽然一直在做思想工作——“周五啦,只剩下半天啦,再坚持一下就下班啦!”我也的确这样做的,可是疼得我根本就看不进去任何东西,我以前曾经疼到过身上直冒汗,昨天更加严重了,直接脸色挂掉,像是抹上了十斤重的白粉,不得已和领导请假滚了回来。于是从昨天下午到现在,一直在“躺尸”。
我其实根本不饿的,但是以我目前这种情况来说,不吃点儿东西绝对是更加不好的,于是我叫了一份儿外卖米线——叫米线的原因不是想吃米线,是为了喝汤。
不一会儿就接到了外卖小哥的电话,让我出去领外卖,我拿着电话出去了,发现根本没有小哥的影踪,电话询问得知他还没有找到地方,还好四月里的天气虽有一些小风,但是也不冷,我便站在外面等了他一会儿,终于看到他骑着小摩托从我眼前路过,我叫住他,确认了是送米线的之后他停车,给我取外卖,取出来之后我傻了眼——米线的汤汤水水洒了一整个包装,(你们都知道的,“亲戚来访”时候的女生都是不好惹的,脾气可以随时上线的),我还是压住了心里的小火苗,好脾气地对他说:“汤都洒没了,现在这个样子,怎么弄啊?”外卖小哥也在跟我解释诸如”店家没有弄好包装“”路上有一段特别难走,颠簸了些“之类的,我随即说道:“那既然是卖家的错,就拿回去让他们重新弄好了。”小哥一脸歉意,可我看着这满目狼藉的米线,实在不知如何是好啊,于是我说:“那我给差评喽。”小哥马上说:“不要啊!”他说不然赔我钱吧,我说我不想要钱,我只想吃饭(天知道我这两天多么难受,我只是想喝一口热乎乎的汤而已!)
可是看着外卖小哥辛苦的样子,态度也不差,我一下子就心软了——我肯定不会给他差评啊,那只是随口说说而已,我深知做服务行业的不易,尤其他们这种风里来雨里去的;我也肯定不会要他赔钱啊,那只是一份儿米线而已,虽然这次喝不成汤了,但是造成目前这个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综合的结果,我并不能把错全赖在外卖小哥一个人的头上。想了一下,于是对小哥说:“你帮我把这个外卖收拾一下,我就这样拿回去吧,不用你赔,也不给你差评。”小哥给我大致弄了一下,我拎着一点儿汤水不剩的米线进屋了——啼笑皆非,第一次对这满满的“干货”米线这样反感——因为这并不是我想要的哇,我充其量只是想喝点儿热的东西,但是到最后想要的都洒了,不想吃的就这样堆积在餐盒里。我草草地吃了一两口,实在是进行不下去了,就收拾了一下装在了垃圾袋里······
于是我就想到了写这篇随笔。
我之前看过《奇葩说》第四季里面有一期的辩题是“外卖小哥惹毛你,该不该投诉”。各方辩友都表达了各自的观点,我觉得还挺有意思的,感兴趣的可以去爱奇艺看一下这一期的视频。我尤其记忆深刻的是罗胖罗振宇的一个观点,他提到了论语,孔子说以直报怨,直是等值,即该得的。不要以德报怨,要以直报怨。我们做我们该做的事情,承担该承担的责任,获取该获取的利益。——其实听着有理有据,也很合情合理。但是你真的实行起来的时候,就会发现还蛮难的,你知道为什么难吗?因为心里有道坎儿迈不过去。我们做事情做决定,并不完全是靠理性的,不是完全根据对错去做事情的,我们是人啊,是有感情的人,更多时候,我们做事情做决定下判断,其实都蕴含了很多感性在里面。
就像今天外卖小哥这件事,其实我是很生气的,他没有惹毛我吗?他惹毛我了,那我该不该投诉呢?按照那个“以直报怨”,我是完全可以这样做的,但是我为什么没有呢?因为我在做决定的时候心软了啊,我最后感性因素压倒了理性因素啊,我一旦选择投诉了或者给了差评——因为这是对外卖小哥来说非常不好的一件事情——所以有可能就会对他造成一些不好的影响或者损失,所以我没有这样做。也许有人会说不要把自己的投诉或者差评看得太重,没那么重要的,根本就不会对外卖小哥造成什么影响。我最怕的就是这样一种看法,你永远不知道“蝴蝶效应”有多么可怕——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我们总是告诉自己不要高估自己的位置,你的话可能对别人来说不算什么话或者根本就不算什么。可是,赞美可以脱口而出,伤害要三思而后行。我们应该明晰这样一个道理:“即使不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但如果是其中一根怎么办呢?难道就没有间接造成骆驼的死亡吗?若是你不知道还好,如果知道了呢?良心难道不会在角落里发疼吗?”
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前一段时间很热的英国的“脱欧”选举,最后因为投“脱欧”的人占比比较多,所以英国就真的“脱欧”了,可是事后采访那些投票的人的时候,有人居然哭着说:“我是投了脱欧,可我没想到最后就真的脱欧了,我没想到这一票会这么重要·····”他说他没有意识到他的那一票有那么重要,他认为他的那一票只是万千选民中几乎可以忽略的一票,所以对结果不会有什么影响。我当时看到这条新闻的时候哭笑不得,任何一张投票都是计数的啊,如果全英国有大多数人都是这样想的,那脱欧投票这件事岂不是一件儿戏——因为觉得自己的一票没有多么重要,就随便投了一下呗——等到结果出来之后,那些“随便”投投的人,顿时傻了眼。(我并不是想说脱欧到底好不好,这需要时间的证明,我只是觉得,我们应该认真看待要做的每一项选择或者决定,不要把它看得过于轻巧,认为其微乎其微。的确,我们不能自恋,认为自己多么多么重要,可是真的,其实就是挺重要的,合理评估自己所在的位置,别把任何一件事情当做儿戏或者随便做做,你不知道,有时候,你的一句话或者一个眼神或者一个动作,都会产生什么作用,都会很重要)
做好事的时候我们可以积极参加,踊跃报名,可是一旦我们做的是有可能会对别人造成不好的影响的事情(即使你是在正当维权),我觉得我们也要在情绪冷静下来之后,再好好思量一下到底要不要、有没有必要这样做。我们生活在一个有规则、充满秩序的社会里,有诸多的理性支撑,但同时,我们更是感性的人,之所以有“感同身受”“设身处地”这样的词,就是要让我们多站在对方的立场去思考问题,也许,这样之后,不管你的决定是什么,最终,都会心里平静。
我很少给人差评,不管是在网上购物还是什么,如果是收到了满意的服务,我会给好评,如果没有令我满意,我一般就在网上当僵尸,直接忽略评价的环节,但是我一般会把我的不满和卖家或者提供服务的一方说,告诉他们哪里哪里有问题。
其实细想,我的这种做法也不是很对。陈铭在辩论里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很多人觉得投诉外卖小哥不好意思,但是,这恰好是对遵守规则的人的一种尊重。如果不投诉,规则形同虚设。这个机制就形同虚设。不投诉不是施于善意,而是在摧毁规则,规则是商业时代的基石。表达最真实的想法,才是对社会最大的善意。这是生人社会的路标。”
于是我就想:如果有一天,我在网上买了东西,不满意,但是我没有给差评或者投诉,但是我满意了我就给了好评,而如果别人恰巧也都是这么做的,那么别人其实在卖家店铺评论那一栏里面就会只看到清一色的好评,那么下一个买家,可能就会不假思索的买了,于是他买的结果是不满意——那造成这不满意结果的诸多因素中,有没有一个是我们造成的呢?有的,若是我们当初把不满意的点写了出来,那么下一个在买的时候,就会有所参考,如果其中正好我所不满意的点是对方极为care的,那么他就选择不买这一家了。可是我们不说,我们不把这种不满说出来、表达出来,我们隐藏起一部分真实的想法,从另一层面来说,我们是不是就破坏了别人的知情权呢?
就像今天我买的米线,卖家的包装明显不合格,小哥走的路明显他也没怎么在意,如果我这次没有把这些不满意的点表达出来,那么下次,如果有人还在这家买米线,而送外卖的小哥还是这位,还是这样的随意,那么,那个人是否也会有和我一样的遭遇,是否,我也间接地参与了促成这种遭遇的人呢?
我们极力想要营造美好的意境,但如果,这种意境是靠我们把一些不好隐藏起来营造出来的,那这种意境的存在,是否就失去了它该有的价值呢?
我刚打开了我的那个订单页面,来到了评论那一页,有一项是给“配送评分”,有一项是给”商家评分“,下面还有一个自由发挥的地方,可以写”您对本次外卖体验满意吗?给小伙伴分享下吧!“我若不分享,是对我小伙伴的隐瞒,是对下一个在此点外卖的人的欺瞒;我若分享,我又下不去手去给他们差评,我总是担心会造成什么不好的后果。
我至今做事情犹犹豫豫,总是学不会的一点就是如何在感性和理性中找到一个平衡点,从而做出正确的决定与选择。
你总是希望别人都好,到最后,可能你基于此做出来的决定或者选择,对谁都不好。就这样,我诚惶诚恐。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张爱玲有一句话说得是极好的: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