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与#漫步青春#征文活动,作者:肖杰,本人承诺,文章内容为原创,且未在其他平台发布。 肖杰17111204065
一个人的大学
有时候,跑步跑累了,我会停下来。拔下耳机看看四周,努力把自己融入空旷的环境,用我的眼睛记录周围的事物,绘进我内心的记忆画卷。这样做之后,便从心底流出一股陌生的归属感,好像这里就是家乡一般熟识。这就是我的一个人的大学。
拜年
作为一个在小乡镇生活十几年的学生,我有着大多数农村孩子的憨实和胆怯。犹记得每年得拜访亲友,只有在爸妈软磨硬泡把我从家里拽出来,我才动一动足,坐上爸爸的摩托去几公里外或是街道尽头的亲戚家。挤出一点笑容,说几句客套话,然后坐在礼物盒旁玩游戏。偶尔听见大人的席上传来对我的议论,说我瘦了也长高了,然后就是对我的成绩品头论足,类比同龄人云云。每当此时。我索性埋头玩手机,或是假装津津有味盯着旧电视上热闹的相声小品,也许就是那时,我学会了孤僻和隐藏自己。
读书
八岁那年,两个亲戚家的哥哥分别考上大学和进了军校的消息传到我们家。也是那一天,姐姐如获至宝得抱着一袋旧书散在地板上,从灰尘满布且发黄的一堆书中翻出一本厚厚且破烂的新概念作文选。我,则好奇得摆开余下花花绿绿的辅导书,浏览不尽相同的书名。不过“模拟”“冲刺”“点拨”一些专业的名称很快让只有初一水平的我失了兴趣,但看这姐姐入迷的神情,我也不由得凑过去看,但只瞥一眼,我便记住了那满是小字的排版,从此不再动过。
爸爸是鼓励我们读书的,如果我当时和姐姐一般大,他肯定会把姐姐的例子激我去阅读。当然他也这样做了,两本附彩页的《十万个为什么》《恐龙奥秘探索》在一周后摆在我的小桌上。书是很不错的,里面不似一般儿童读物不尊重事实得迎合孩子,而是精彩的插画,生涩得术语与一连串的感叹号等能吸引人读下去的因素构成。自此我开始养成了无忧无虑的阅读习惯,在一个月内跳读,泛读的精髓。到书的末页,却有一个令人头疼的读书感言。姐姐写的很认真,铅笔娟秀的字迹显示出多次写作的熟练,我则提笔用扭曲的字迹写出:“我觉得读书很难....”
这是我读书的开始,也是我的第一个读后感。自此我只读我认为有故事有趣的书,交真正有趣的朋友。
叛逆
离家出走,很多孩子都做过的冲动事,我也不例外。起因很简单,我不想在愉快的周日上午结束我这个周末的作业,而被奶奶使唤去洗衣服的姐姐恰在这时把气撒在我身上。姐弟间累积的矛盾便爆发了一通,我冲出了家门,走去那条经常和小伙伴钓鱼的田埂小道。那天天很阴,压抑得就像我能猜到得爸爸的脸色。不知哪里生出的勇气,我迈步到杂草丛生的一条河沟旁,却不想再多走一步了。心里盘算着:我终于报复了这个姐姐,谁教你总是欺负我呢。再之后,一个远处的小小身影出现,结束了我持续一个小时的离家之旅。那年,我应该是被爸爸动手打过的最多的一年。
希望
妈妈结束了在上海打工的漂泊生活,回到家里,因为我即将上高中,而姐姐没有考试考好去了一所三本院校。刚刚完整的家庭,这个在忙碌而冲突中挺过的家庭终于结束了对我的束缚。我在市示范高中开始寻找自己努力的目标,姐姐开始努力学习大学单独一人的生活,妈妈在我身边陪读,留在家乡的只有父亲和奶奶。我度过漫长煎熬的三年高中,爸爸老了很多,和我们记忆中那个谈天说地的啤酒肚男人形象严重走样。他开始不再阅读每期的《特别关注》,玩起了手机,对我的教诲也少了,有时妈妈想在电话里训我,他也急忙阻止。我终究是独立了。
这就是这个来到大学的我,有着渴望独立又叛逆,追求志趣的灵魂,这里是我一个人的大学,一个人的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