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英文名:Product Manager),又称品牌经理(Brand Manager)、产品企划,是指在公司中,针对某一项或是某一类的产品进行规划和管理的人员,主要负责产品的研发、制造、营销、渠道等工作...
什么是产品经理?
这个看似简单却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在不同的团队中他们有不同的定义,有人说偏设计,而有人说偏管理。但我认为无论如何,他都是一个团队的核心。不见得是领头羊,但却肯定是粘合剂。没有这个角色,一个团队就如同一盘散沙,乌合之众。纵然有通天的本事,恐怕也使不上劲。
什么是项目经理?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另一个与它可以说是难兄难弟的角色,“项目经理”。
话说很久之前,在一个研发团队中的领头羊,负责人就是项目经理。他负责研发团队的建设、需求的分析、拆解、功能的设计、逻辑设计、技术方案确定、安排研发计划、保障质量等等。他是这个团队当仁不让的第一人。
产品经理什么的干活?
随着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的到来。越来越多的软件企业面对普通大众提供服务。产品经理在团队中慢慢被提及和出现。与传统的软件团队的负责人不一样,产品经理更多的是与人打交道,处理与人的关系。这里的人包括用户、客户、以及团队成员。
这就要求,我们的产品经理既“说的了人话”,也“懂得了技术”。与客户沟通时,需要从客户的“只言片语、天马行空”的想法中收到重点,进而形成需求(需求收集)、变成方案(需求分析整理)、做成模型,最好让客户看得见、摸得着(产品原型设计)。与用户沟通时,需要分析用户行为、心理,用户价值(用户数据分析)以及如何激发用户使用(激励)。与团队沟通时,能够了解团队成员的特点进而进行产品设计(需求分解)、保障产品研发进度(产品研发计划跟踪)、参与测试方案设计与减产测试结果(产品质量保证)以及上线运维(产品运维跟踪)。这一揽子下来,恐怕看官们已经眼花缭乱、读的上气不接下气了吧。
好吧,其他乱七八糟我就不提了。仅仅就这一摊子事情,在大部分的团队,恐怕作为产品经理,都是一肩挑了吧,是的。产品经理大部分时候是一个人。在大一点的团队,产品经理可以直接领导的可能会有一到两个美工、界面交互设计师,除此以外再无他人。可是作为一个软件产品/项目,从产生想法到实际落地运营,需要协调、沟通的全公司的部门,与市场部、研发部、运维部技术部甚至财务部以及外部客户。所有这些,恐怕很难用一两个标准去度量一个产品经理的能力。
十八般武艺,还看内功。
常常遇到一些公司招聘要求,列在第一条的就是要求产品经理会使用某某工具,例如:Anxure原型设计工具、思维导图工具、Worktile团队协同工具、UML建模工具、TaskUnifier时间管理工具,等等。其实我并不反对使用高效的工具,将产品经理的工作内容反应出来。但我个人认为,这些工具本身其实极大的分散的产品经理的精力和时间。我想问的是,需要吗?
我举两个例子:
1、一定要用Anxure将每个大小产品设计需求都变成高保真模型吗?
我看不见得、产品经理的实际工作中,要用到Anxure的时候并不多。除非是一个新产品设计初期,并且这个产品是一个有用户交互界面的产品。再者说,即使用Anxure设计的逻辑天衣无缝、界面精妙绝伦。开发团队做得出来吗?大部分实际情况是,不见得。所以研发和产品经理“撕”,产品经理和客户“撕”。这都归功于原型设计。当然,工具不是罪魁祸首,使用工具的人才是。那么,怎么做?我的看法是,除非必要,我更愿意与界面交互工程师(如果有)一起,进行快速的原型搭建(例如使用H5和JavaScript)。实际看来,这样做并不比用Anxure做慢。做一个Demo,在短时间内即使做的不是完美的,也没有关系。因为产品经理心里清楚,他能做到。而且在项目实际研发的时候,甚至有可能做的更好。好了,皆大欢喜,需求不用修改了,研发不用撕逼了。客户不用再反复沟通,客户会更满意。所以,我的结论是,多用界面交互工程师进行代码原型快速搭建。
2、必须要用思维导图将想法都“导出来了吗”?
那些思维导图我见过,我没用过。真的太恐怖了。那是思维吗?思维是逻辑的,是网状的,是连续的。但绝不是那样的,事无巨细罗列出来。跟双11,媳妇们的购物清单一样。再说了,你那一大摊子列出来,给谁看?给老板看?算了,他才懒得看。给团队成员看?算了,他们不关心。你怎么想是你的事,只要你别一天一个想法就成了。那给谁看?给用户看?呵呵,用户可看不着。留着自己看?
我敢打赌,有多少人写完了那东西,自己会回头去看?鬼才看。那么有人要问我,帮助我清理我的思维啊。确实不错,一个产品从设计到研发到发布实施。很多事需要想清楚。可那是一天两天想的清楚的吗?我的意思是,思维是一种能力,一种在脑袋里的敏感,人没那个敏感,用什么都导不出来。乖乖用个小本本,将关于产品的想法记下来吧,比用拿东西往外硬导靠谱。
再说一点
产品经理是在一个团队中,是一个最能明白三个问题的人。
我们要做什么?我们有什么?我们该如何做?
是的,一切的工作都围绕着这三个问题展开,不要局限于工具,那只是武器,况且如今的流行工具,更新迭代,一天一个,能用多少?能用多久?把时间耗在这些工具的学习上,不如拿个小本本,画一画、写一写。有人问,那要画到猴年马月,效率、效率、效率。我想说,时间真的够用,一天八个小时,你能花多少在工作上?
大言不惭、有得罪的地方,还请拍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