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是一种生命的色彩;
美,是一种劳动的付出;
生,是一种和谐的相处。
种下一颗树留下一片绿收获一份希望。
3月12日植树节,恰逢周末,不知道咱们班的孩子们有没有植树呢?周五布置了孩子们要和家人一起植树,并完成说写,希望孩子们能亲近自然,拥抱自然。
那植树节是怎么来的呢?我了解了一下,原来是原来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的中华民国南京政府成立不久,就在1912年5月设立了农林部,下设山林司,主管全国林业行政事务;1914年11月又颁布了我国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
1915年7月,在孙中山的倡议下,当时的北洋政府正式下令,规定了以每年清明节为植树节。指定地点,选择树种,全国各级政府,机关,学校如期参加,举行植树节典礼并从事植树。经当年7月21日批准后,通令全国如期遵照办理。自此我国有了植树节。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国民政府举行了植树仪式。以后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把他逝世的那天,即3月12日定为植树节。
1956年,毛泽东发出了"绿化祖国"、"实现大地园林化"的号召。中国开始了"12年绿化运动"。
1979年,在邓小平提议下,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每年3月12日为我国的植树节。
1979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国务院的提议,正式通过了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的决议。
我们都知道植树的意义所在,植树造林不仅可以绿化和美化家园,同时还可以起到扩大山林资源、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农田、调节气候、促进经济发展等作用,是一项利于当代、造福子孙的宏伟工程。为了保护林业资源,美化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根据本国实际情况设立了植树节。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并积极投身植树造林活动,我们人类生存的环境将会得到不断的改善。
所以今天,让我们行动起来吧!种下绿植,收获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