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无父无母的孩子叫孤儿,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没人管的保单叫“孤儿单”,所谓孤儿单,是指保险营销人员所签署的保单,因保险营销人员离职而无专属人员提供服务的保单的统称,孤儿单又分为“纯孤儿单”和“非纯孤儿单”,这两个概念不做解释,因为它不是我要说的重点。
首先,单从名字来讲,孤儿,意味着无人看管,一副非常可怜的样子。这个名字我非常不喜欢,因为每一份保单上都有公司的印章,当初客户选择购买公司的产品,是出于对公司的信任,客户每年缴纳费用,尽到了相应的责任和义务,理应得到公司的服务。常言道:客户就是上帝。这上帝怎么就成了孤儿了呢?哦!我似乎忘记了,上帝就是孤儿,因为上帝本身就无父无母,这似乎就是最完美的解释。
再来看看这些孤儿的命运。孤儿当然是要被领养的,幸运的孤儿会遇到一些好人(能够长期留存,服务意识到位的),不幸的孤儿会遇到一些不好的人(服务意识差,不服务或者没干几个月又离职了的)。孤儿没有权利选择好人或者不好的人,因为孤儿单的分配掌握在公司手里。对于公司来说,孤儿单是一笔资源(对于任何一个行业,老客户本来就是资源),可以通过服务来进行二次开发,注意“二次开发”,作为孤儿的我,内心颤栗了,为什么?因为我是你的老客户,我最想得到的是你的服务,也理应得到你的服务,并不是“二次开发”,服务与二次开发之间是有先后顺序的。心理学中讲,叫起心动念,动机错了,结果也就错了。举个简单例子,两个年轻男女谈恋爱,男方一开始因为性而许诺和她结婚和因为爱而许诺和她结婚,二者之间是有本质区别的。返回正题,因为必须要服务而服务与为了“二次开发”而服务之间也是有本质区别的。
那如何来分辨公司是真情还是假意?既然是服务,就会有相应的费用,天下没有免费午餐,没有只服务而不收费的道理。其实服务的费用,作为保单的初始费用,已经在保费中做了相应的扣除,也就是说,假如保险代理人不离职的话,如客户第二年及以后正常缴费,那么保险代理人将会有相应的续期服务费(一笔不少的费用),可是保险代理人离职了,这笔钱理所应当归公司。可问题来了,钱虽然归公司了,可是服务的人走了,怎么办?
售后服务(区拓)部出现了。别误解,这个部门的职责并非是单纯的服务,而是“二次开发”。前面提到“孤儿单”是公司的资源,大家都知道,在保险行业如果没有老客户转介绍的话,客户资源会很容易枯竭,所以对于售后服务(区拓)部来说,“孤儿单”就是资源,在招聘新人的时候也会讲,“你在当地没有资源也没有关系,我们有大量的孤儿单资源,可以通过服务对客户进行二次开发”,然后会讲一堆谁谁谁通过孤儿单服务获得成功的案例。好了,吸引新人成功。新人通过两到三个月转正,好不容易熬到可以拿到孤儿单资源了,给你,刚开始三个,五个,服务好了再加几个。这似乎没什么不对!新人在服务孤儿单的过程中要提交服务记录,同时享受公司给予的孤儿单服务津贴,每服务一人次几元(记不清了),服务的主要内容为催费,所谓的保单年检仅仅是为“二次开发”找理由。
看到了吗?这是一整套逻辑,代理人营销——代理人离职——创造孤儿单——为公司增加利润 ——以孤儿单为资源再招人——花几块钱服务孤儿单——营销人员再离职——再有孤儿单……
稍微理智一点的人会想想,花几块钱能获得什么样的高质量服务,可是公司也会说,给你客户了,开发不出来保单是你没本事!造成的结果是:有本事的人成功了,一半是运气,一半是努力,但毕竟是少数。而大部分客户一辈子都是孤儿单,或者一而再,再而三地成为孤儿单。
这就是孤儿单体制下,名副其实的孤儿之所在。再大的公司,如果只顾着利益,而忽视了服务,迟早会走向灭亡,君不见恐龙庞大,也不乏骁勇善战,不也不见了吗?
行业内,有良心的企业早有觉察,建立了“保单递归制”,即:如徒弟离职,将其名下的保单递归给其师傅来管理和服务,由师傅来享受相应的续期服务奖金,一来师傅熟悉徒弟名下的保单情况,二来因为会得到相应的报酬而提高服务质量。三来可以降低保险代理人的增员成本,提高留存率。这无疑是行业制度的一种变革,也是对客户服务最大限度的承诺。
这也许是我最终离开公司的原因,我也不知道,但心里很不舒服是真的。所谓良鸟择木而栖,吾本非良鸟,但有选择林木的权利和勇气!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