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生在我们小镇上的一件真实事件,一个6岁的小男孩在上周三突然晕倒,送到医院时,便只能氧气了,最后医生宣布抢救无效死亡。
据说小男孩是由奶奶在家带的,父母都在外地做生意,小男孩早在上周三就发烧了,没送去幼儿园,在家奶奶照顾。小男孩的烧反反复复,家里没太在意,只是带到了卫生院去开了点药,平时也没特别去观察测体温,直到周二晚上,小男孩突然抽搐昏厥过去了,她奶奶才觉得严重,送他去医院,县城人民医院不收留,让他们直接送到市里,到了市里儿童医院,就进抢救室了,到最终没能救回。
事发后,村里人说起这个奶奶,她平时很喜欢打牌,周六周日基本不烧饭,孩子饿了就是给点钱,让小男孩自己去店里面买点零食吃。在他发烧的那几天,她奶奶还在隔壁邻居家打牌。
这何尝不是一种社会现象呢?之前在义乌看到很多父母帮忙带孩子,都是自己在打牌,孩子放边上推车里玩,买些零食哄,半天就这么过去了。
我希望自己可以坚持全职在家带两个娃到上幼儿园再去上班,也许这期间会有诸多问题的产生和某些自我实现的牺牲,但是对于孩子而言,他们可以快乐的在自己身边成长,对父母而言,他们可以有更好的晚年生活去过,对自己而言,孩子的成长仅且只有一次,我可以参与他们的成长,这是件快乐的事,而且孩子在自己身边,每天都会觉得踏实和安心。
我婆婆也一直希望我把大的妞妞放家里她帮我带,对于她的愿意帮我分担,我很感激,在我观念里,不论自己父母,还是对方父母,能给儿女带孩子,我们不能想成是理所当然,能帮儿女带孩子的,我想那更是一种情分。
只是自己一直没舍得和妞妞分开,把她一个人放家里,有了老二后,是想过将妞妞给婆婆帮忙带,但出了小男孩那样的意外后,心里总是放心不下,不是不信任婆婆孩子照顾得不好,也不是担心自己婆婆会像上述那个奶奶那么大意,说真的她可能比我还会细心仔细带好妞妞,只是做妈妈的那种矛盾心理总是很复杂。
老大妞妞从出生到现在除了老二做月子在娘家坐月子离开她一个多月外,其他时间基本都是自己陪伴左右。
全天下妈妈估计都会有一种心理,就是带娃时,特别想解放出去走走,但是有机会走出去,只要娃不在跟前,就会开始想她。
想她是不是好好吃饭了,有没有听话,有没有哭,一个小感冒有没有好了……特别的神经质。孩子没有父母陪伴在身边,她们也会缺少安全感。
我也希望自己可以做到像电影《当幸福来敲门》里的那位父亲一样,不论自己遇到多大的困难,在孩子面前,依然可以给孩子想要的快乐,让他感受得到爱,觉得我们并不比别人缺少幸福!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赚得来的是钱,赚不来的是陪伴!钱可以再赚,但孩子的成长不能再来!
------------------记对小镇所见之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