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一本书》的合著者之一,查尔斯·范多伦,出生于美国的书香门第。范多伦的父亲、叔叔都是哥大的教授,都曾获普利策奖,母亲也是著名作家,而他本人在因故离任前也曾是哥大教授。那么这样的一个知识精英,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透露出哪些知识管理的秘诀?而今天的我们又该如何运用这些技巧?
1.阅读——主动地阅读
书中一开始就提出:阅读是学习的重要途径,而学习应该是一种主动的大脑活动。
阅读可以给我们带来乐趣。当我们在读精彩的小说、优美的诗歌或雄辩的论文时,我们会被作者的用词、情绪或逻辑所征服,得到一种特殊的情感体验,这就是阅读的快感。但是,如果我们是希望通过阅读获得成长或吸收知识,那仅仅获得快感就远远不够了。
想要能够通过阅读获得成长,那就要在阅读的时候让你的大脑活动起来,也就是主动地去阅读。而主动地阅读,也就是能提出问题来。作者认为,阅读越主动,效果越好。读者对他自己,以及自己面前的书籍,要求得越多,获得的就越多。
所以,对于想要通过阅读构建知识体系的人来说,第一点就是要记住:阅读任何东西都是为自己服务的,所以你要根据自己的需求提出问题,先问问自己,我想通过阅读获得什么?然后再问问你阅读的书,也有可能是文章,它能给你什么?
《如何阅读一本书》篇幅最大的部分,也就是对“分析阅读”的介绍中给我们提供了一套在阅读的时候要提的问题模板,由于翻译的问题我觉得不是特别准确,所以按我自己的理解重新整理了一份:
(1)这本书是关于什么主题的?作者想要论证或传达什么观点?
(2)作者是怎么展开论述的?想办法找出主要的想法、声明与论点。这些组合成作者想要传达的特殊讯息。
(3)作者在这本书中说的是否正确?是否合理?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
(4)这本书和我有什么关系?我从中学到了什么?我该如何运用我学到的东西?
2.找到值得阅读的书
刚刚说到阅读是学习的途径。但是如果你真的希望通过阅读进行学习,而不仅仅是享受阅读的快感,你就要能分辨出哪些书能帮助你实现提升。 你要明白:并不是所有书都值得你花十足的精力去阅读。
一本好书应该能在两方面给你带来提升:第一,如果作者有着高超的写作技巧,那么在你真正读懂了这本书,分析完作者是如何进行写作之后,你的阅读和写作技巧必然增进了。第二如果作者有着前沿的知识或深邃的思想,那么他的书能一定教你了解这个世界,或是帮助你了解自己。
反过来说,如果你在通过阅读进行学习时,竟然觉得你阅读的材料完全没有给你带来困难,或是里面提到的知识和想法并不能让你感到新鲜,那就说明你的水平和作者差不多,甚至可能要高于作者。这样的作品就不值得我们花费太多的时间。
在今天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更需要我们学会学会分辨哪些文章、哪些书是值得花时间阅读的。网络上的知识浩如烟海,近两年更是兴起了“知识付费”的浪潮,无数人想要参与其中分享红利。在这个时代,我们并不缺乏知识,也不缺乏无知的焦虑。可是我们不能因为焦虑而失去了判断力,在看似热闹的舆论裹挟之下白白浪费自己的时间和金钱。如何大浪淘沙,找到真正有价值的知识?我自己主要依赖以下几条路径。
第一,找准平台。对于传统出版业,其实就是要认准靠谱的出版社。一些不知名的小出版社,无论是装帧质量还是书籍内容往往都让人不敢恭维。以历史学为例,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等出版社的书籍在质量上往往比较有保障。而在互联网时代,知识共享平台和自媒体的兴起给了知识传播更广阔的空间,博客、知乎、简书等社区都有非常高质量的知识分享。除此以外,中国知网这类专业的知识库、数据库也应该被我们纳入视野。
第二,找准作者。在传统出版业中,这同样是一条常用的标准,知名的学者大师的作品在大多数情况下总是比一些默默无闻之辈更有品质上的保障。还是以历史学为例,如果想要了解中国古代史,钱穆、吕思勉等人的著作肯定是首选。而在互联网时代,找准作者更加重要,但也更加困难。在资本的运作下,在“知识付费”的刺激下,现在有很多的大V,但其实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真才实学,这就需要我们擦亮自己的眼睛去分辨了。
第三,善用搜索工具。如果没有能够让你满意的大V,在平台上也没有找到相关的答案,那么就需要我们把寻找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但是在互联网上漫无目的的搜索效率太过低下,所以就要学会使用搜索工具的一些高级功能。由于这并不是我个人的专长,之前也在很多平台,包括简书上看到过相关的干货文章,所以就不赘述了。
最后,别放弃传统阅读。这也是我为什么会在前两点同时讨论传统出版业与互联网实时共享。今天的网络文章为了获得更高的阅读和关注,会主动的降低阅读的难度,比如大量使用短自然段,语言也更加通俗,每篇文章的内容和内涵也都在减少。越来越多的读者也慢慢被养刁了胃口。在娱乐至死的时代,读者要的不是成长,或者说,读者讨厌挫败。读不懂,那就关掉,有的是资讯和娱乐。 而我们要记住:能够让自己成长的书,一定是会对我们造成困难的书。正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我们才会获得成长。 所以虽然现在网络上有许多看上去很轻松的知识,也别放弃那些艰难晦涩的阅读体验。也许那才是真正能提升我们的境界,带给我们深度的精神大餐。
3.建立知识的联系
上面两个部分都是关于如何读书,也就是如何获取知识的。或者用知识管理的行话来说,就是“知识的输入”。而知识管理中的“知识的加工”,在书中被称为“主题阅读”,也被认为是阅读的最高阶段。
主题阅读,其实就是按照自己的需求(主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大量的阅读。书中的第四篇章主要就是在介绍怎样进行主题阅读。但是读完之后我发现:这不就是当年大学写论文的时候,导师教我写学术综述的办法吗?没错,我认为其实所谓的主题阅读,所谓的知识体系的构建,就是一个做学术综述的过程。只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给自己构建知识体系的时候不一定要有那么严格的学术要求而已。
在这个过程中,你首先要能明确自己的主题。如果你想要管理知识,却不知道自己有哪些知识,想要哪些知识,那就无从下手。你可以根据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实际需要解决的问题确定自己的主题,也可以先试着去网上找找看看,在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后围绕这个问题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这个主题是你的知识体系的核心,你所有的材料收集和知识加工,都是围绕着主题进行的。
在明确了主题后,就要做知识的收集和输入了。在书中,作者提出要尽可能全面地占有相关的文章和书籍,列出一张长长的清单,然后再想办法进行快速的检阅和筛选。这其实就是本文第二部分的内容,这里不再复述。
第三,在明确了主题,搜集了知识之后,我们就要对知识进行加工。一本书被我们认为是有价值,不一定是整本书都和我们的主题有关,可能只有其中的一些部分和段落和我们的主题相关。所以,在真正建立知识体系的时候,单本的书就不再是阅读的单位了,我们的主题才是。就如作者在书中强调的:在主题阅读中,是书在服务你,而不是你在服务书。而这其实就是最近流行的各种速读法、高效阅读法以及拆书帮们强调的。我们不需要把每本书都生吞活剥,只需要提取其中对自己最重要的部分就可以了。
最后,通过大量的阅读与某一个主题相关的书籍和文章,将相关的知识进行比较与分析,我们就能得到对这样一个主题比较完整地认识。我们可能会比较同意某个或某些作者的观点,也可能会得出自己的结论。如果是后者,那我们还可以通过文章来进行知识的共享,也就是知识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知识的输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