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潭日记194:薜荔斋巴常春藤
晏弘
当年,唐玄宗派遣中使杨庭光到司空山采摘一味长生不老药“常春藤”,巧遇二祖寺住持本净禅师指点方获此药。大功告成后,杨庭光听说本净禅师是六祖慧能的法嗣弟子,到二祖寺参拜佛法,本净问:到此求佛还是问道?杨庭光不明白佛道有何区别,本净就向杨庭光说,此心即佛,无心是道,杨庭光施礼受教。回到朝廷后,杨庭光将此事禀报唐玄宗,对本净禅师甚是推崇,唐玄宗下诏礼请本净禅师到长安,名僧大德赴道场与本净禅师展开一场佛法大辩论,本净禅师一览众山小,禅风高峻,拜国师还山。
唐玄宗所采的常春藤是何长生不老药?常春藤,令人浮想翩翩,其实书名叫薜荔,又叫木莲,是桑科榕属灌木,匍匐于岩石、石桥或围墙,或攀援于古木,其叶其藤其果均可入药,叶绿葳蕤,其果倒卵形,呈陀螺形状,里面有籽、有白浆,药名王不留行,补肾益气,通经活络,祛风除湿,与他药配伍,治疗痛经、乳闭、胎死腹中。不知唐玄宗为谁治病,也不知唐玄宗敕命采摘的是薜荔叶、薜荔藤,还是薜荔果,估计杨庭光连藤带叶附果都一起打包运回朝廷交差了。
我的家乡太湖辛家冲称呼薜荔名斋巴。小时候拿着斋巴打仗,砸来砸去,衣服上白浆糊得斑斑点点,如同鬼神画符。隔壁有地名斋巴石,在天华尖下邓冲河下游,几户人家临水而居,三棵树龄两百多年的古樟高耸于路旁,枝繁叶茂,树冠广可荫蔽数百人,路边有天然石洞,可容三四人避雨、休憩,一块形似大船的巨石凌空伸向河中,河对面断崖千尺,峭壁崩裂,崖缝中长满斋巴,垂挂成帘,有人路过都会在此歇歇脚,望见悬在龛崖半空中的斋巴果,从碧绿到紫红,一颗颗,一排排,像寺庙里的斋粑,一饱眼福,便是福报,无不赞叹。
很长时间,我不知道斋巴的书名是什么,后来读到一本书,知道斋巴书名木莲,雅称薜荔。薜荔果经过捣碎,装在纱布袋里滤渣、水洗,可制作凉粉,消暑祛湿,城里人爱吃,滑而爽口,只是知其然凉粉也,不知其所以然木莲薜荔也。
薜荔一词最早出现于楚辞。屈原向来对奇花异草香木情有独钟,寄托自己志行高洁,他在《离骚》中写道:“掔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就是说揽来树根拴上白芷,且把薜荔的花蕊连成一串,香气袭人。怪不得司马迁说屈原“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屈原又在《九歌•湘君》中写道:“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意思是到水中去采薜荔,到树梢去采荷花,徒劳无益,荒唐之举。
楚地巫术盛行,屈原在《九歌•山鬼》里就写到巫女,他笔下的巫女非同凡人: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
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
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
诗里描写女巫像山鬼神女般洋溢着独特及迷人的风姿,其中就写到女巫的装束,身披薜荔、石兰,腰束女萝、杜衡,驾赤豹,花狸跟,辛夷木车上桂旗飘,诗人经过竹林,山路崎岖,艰难而行,姗姗来迟,折朵鲜花相赠聊表思念。
屈原优雅高洁,多愁善感,赤子之心,浪漫之心,抱一腔忧郁愤懑自沉汨罗江,所写薜荔永存于世。唐玄宗由盛而衰,“开元天宝,同一明皇(废名语)”,不谋社稷,只求长生不老,与美人朝朝暮暮,荒淫颓废,到头来,落得后人怅恨、哀叹。而家乡的斋巴藏在深山人不知,远离尘嚣,无忧无虑,终其天年,善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