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是获取知识的很好方式

      梭罗的《瓦尔登湖》中说:年轻人应该立即尝试人生实践否则他怎么能更好地学会生活呢?

      我们想让一个孩子学点艺术和科学,无非就是把他送到邻近的某个教授、老师、机构里。

      梭罗说:那儿什么都教,什么都练,就是不教不练生活的艺术——教他用望远镜或显微镜来观察世界,就是不教用肉眼;教他学习化学,却不教他面包是如何制成的;教他学习力学,却不教他这一切是如何挣来的;叫他去发现海王星周围的新卫星,却不教他如何发现自己眼睛里的尘埃,更不用说自己时一颗什么样的流浪卫星了;他在一滴醋里观察怪物,自己却被云集在他周围的怪物所吞噬。一个孩子一边自己阅读必要的材料,一边自己采矿,自己冶炼,然后用矿砂自己制作折刀;另一个孩子则一边到学院去听冶金学讲座,一边从父亲手里接过罗杰斯牌折刀,一个月后,哪一个孩子进步最快?又有哪一个孩子的手指最有可能给折刀割破呢?

        读着他的文字,穿越了一个半世界的教育思想依然在启迪着我们教育工作者思考:选取怎样的方式会更好激发学习兴趣,获得教育认同和教育效果?

      也许从语文教学来说:每一篇文章都是一个世界,我们应该带孩子进入的是这个世界,而不是仅仅认识了解这篇文章,更不是为了完成阅读理解的题目,而是一个主题的探讨,是一个时代下的一类人在一类生活环境中的不同生活态度,从而展示不同的人生追求和信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