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
荀子入秦(中)
所以荀子直言不讳地指出,秦国尽管当世取得一些成绩,但都不是凭道义取得的。对外依靠暴力与权谋,强取豪夺;对内严刑酷法,威逼利诱,这样的成功是不会长久的。
“力术止,义术行。曷谓也?曰:秦之谓也。”(依靠暴力的方法长时间是行不通的,只有合乎道义的方法才能长久,说的是什么呀,说的就是秦国)。
秦国虽然现在兵力比商汤,武王还要强大,领土比尧舜还要广,但由于是依靠暴力与权谋巧取豪夺而来,所以时时担心东方六国攻打自己,寝食难安,提心吊胆。
荀子建议秦国节制暴力回到礼义上来,选用端正诚实的儒者来辅佐君王治理天下。用礼义来征服各国,不服的就军事讨伐,这样就可以大功告成。这也才是长远正确的策略。
而秦国以法为宗,轻视儒者,现在朝堂上没有儒者,国民中没有礼义,这是致命的缺陷呀!所以说“纯粹地依靠道义,任用贤人就能称王,驳杂地义利兼顾,贤人亲信并用也能称霸,但一样也做不到就会灭亡啊!”
他也在与秦昭襄王的对话中指出了儒者在国家治理中的不可或缺。
因为秦国长期以来对儒者的偏见,昭襄王对荀子抛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儒家对于国家治理应该没有什么益处吧?”
荀子回答,儒者遵循礼义、谨慎尽职、尊崇君王,无论何时何地都恪守道义,端正自身,为一方之表率,净一方之风气。儒者在朝廷就会使朝政美好。在下作百姓就会使风俗纯朴,这才是真正的儒者啊!
他的论述一改秦昭襄王眼里迂腐,刻板的俗儒形象,昭襄王心有所动,所以他的问题变成了“如果儒者居于高位,治理国家,又会有怎样的效果呢?”
荀子回答,如果儒者居于上位,作用就更大了。儒者治国意志坚定,礼义为先,使制度法律得以公平实施,使忠信仁爱流传于天下。这样君王的道义就传遍四海,万民响应。诗经中说“从西向东,从南到北,没有人不服从,说得就是这种情况啊!”
昭襄王听了也为之动容,由衷地赞叹“好啊!”
荀子以儒者无以伦比的影响力构筑了三皇五帝般的宏图远景 ,盖世功业肯定让昭襄王动心了。他肯定为此深深思索过以儒治国的秦国的未来。但是,他只是一个励精图治的君主,他不是一个思想家,他没有那么敏锐的洞察力,他没有那么长远的眼光。
荀子尊崇礼义,儒法并用描绘的远景蓝图犹如夜空中一道闪电,在他心中一瞬间震动和燃烧过,随即迅速被现实中法家给秦国带来的巨大利益所掩盖。一如他的祖先孝公在聆听商鞅开始时描述帝道和王道之术时的海市蜃楼般遥不可及。对立志功在当代的君王来说,是没有吸引力的。
要以儒治国,推行礼仪教化,仁义天下,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那可能不是他能等到的,看到的。而法家治理下的秦国,突飞猛进,国力日强,短短数十年已雄视天下,蹂躏六国如马踏草芥。六国已渐无还手之力,荡平诸国,一统天下只是时间问题。而反观以礼义自诩,效法先王,而实际顽固保守,不思进取的东方诸国,正日渐没落,面临亡国的危机。
秦国这么好的法家理论和治国制度,为什么要去轻易变更呢?一有不慎,无异于自断其臂,自废武功。改革旧制,儒法并用在秦昭襄王眼里成了一个时日漫长,且结果尚未可知的赌局,他,肯定不会去赌这一局!
他永远想不到的是,强大无比的秦国,正确无比的法家,会在短短五十多年后就分崩离析,国亡族灭。
这其实是上天给秦国一次自救的绝佳机会。而昭襄王,没能成为力挽狂澜,扭转乾坤,重建强秦的那个人。荀子能一叶知秋,未雨绸缪,可以说是秦国的救星。他试图力劝昭襄王,让秦国这辆暴虐狂热的战车改头换面,成为仁义之师,匡正天下,造福万民。于秦于世,都是最好的选择。但他的大智慧成了举世皆浊我独清,阳春白雪般曲高和寡,没有在秦国掀起一丝波澜,他只有黯然离去。
历史没有垂青于荀子,历史没有垂青于昭襄王,历史没有垂青于秦国,他们的交错似乎成了一个误会,而真相,悄然掩埋在历史的迷雾当中。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