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先生《四句教》-《致良知是一种伟大的力量》

文字整理Flora花之国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阳明先生《四句教》

 

[原

丁亥年九月,先生起,复征思田,将命行时,德洪与汝中论学。汝

中举先生教言:“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

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德洪曰:“此意如何?”

汝中曰:“此恐未是究竟话头。若说心体是无善无恶,意亦是无善

无恶的意,知亦是无善无恶的知,物是无善无恶的物矣。若说意有善恶,

毕竟心体还有善恶在。”

德洪曰:“心体是天命之性,原是无善无恶的。但人有习心,意念

上见有善恶在。格、致、诚、正、修,此正是复那性体功夫。若原无善

恶。功夫亦不消说矣。

是夕侍坐天泉桥,各举请正。

先生曰:“我今将行,正要你们来讲破此意。二君之见,正好相资

为用,不可各执一边。我这里接人,原有此二种。利根之人,直从本原

上悟入,人心本体原是明莹无滞的,原是个未发之中。利根之人,一悟

本体,即是功夫。人己内外,一齐俱透了。其次不免有习心在,本体受

蔽,故且教在意念上实落为善去恶,功夫熟后,渣滓去得尽时,本体亦

明尽了。汝中之见,是我这里接利根人的;德洪之见,是我这里为其次

立法的。二君相取为用,则中人上下皆可引入于道。若各执一边,眼前

便有失人,便于道体各有未尽。”既而曰:“已后与朋友讲学,切不可

失了我的宗旨。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

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只依我这话头随人指点,自没病痛,此原是彻上

彻下功夫。利根之人,世亦难过。本体功夫一悟尽透,此颜子、明道所

不敢承当,岂可轻易望人?人有习心,不教他在良知上实用为善去恶功

夫,只去悬空想个本体,一切事为俱不着实,不过养成一个虚寂。此个

病痛不是小小,不可不早说破。”

是日德洪、汝中俱有省。

[译

明嘉靖六年(公元1527年)九月,先生被朝廷起用,第二次讨伐思

恩(今广西武鸣县北)和田州(今广西田阳县北)。即将启程时,钱德

洪和王汝中探讨学问。汝中据引先生的话说:“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

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德洪说:“你认为这几句话怎样?”

汝中说:“这句话大概还没有说完全。若说心体是无善无恶的,那

么,意也是无善无恶的意,知也是无善无恶的知,物也是无善无恶的物。

若认为意有善恶,在心体上终究还有善恶存在。”

德洪说:“心体是天命之性,原本是无善无恶的。但是,人有受到

沾染的心,在意念上就有善恶。格物、致知、诚心、正意、修身,其正

是要恢复那性体的功夫。若意本无善恶,那么,功夫也就不消再说了。”

这天夜晚,德洪和汝中在天泉桥陪先生坐,各人谈了自己的见解,

特向先生请教。

先生说:“如今,我将要远征,正想给你们来说破这一点。两位的

见解,恰好可以互为补充,不可偏执一方。我开导人的技巧,原本有两

种:资质特高的人,让他直接从本源上体悟。人心原本是晶莹无滞的,

原本是一个未发之中。资质特高的人,只要稍悟本体,也就是功夫了。

他人和自我、内和外一切都透彻了。另外一种人,资质较差,心不免受

到沾染,本体遭蒙蔽,因此就教导他从意念上实实在在为善除恶,待功

夫纯熟后,污秽彻底荡涤,本体也就明净了。汝中的见解,是我用来开

导资质特高的人;德洪的见解,是我用来教导资质较差的人使用的方法。

两位若互为补充借用,那么,资质居中的人都可被导入坦途。若两位各

执一词,在你们面前就会有人不能步入正轨,就不能穷尽道体。”

先生接着说:“今后和朋友讲学,千万不可抛弃我的宗旨。无善无

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只要根据我的话因人施教,自然不会出问题。这原本是上下贯通的功夫。

资质特高的人,世上很难发现。对本体功夫一悟全透,就是颜回、程颢

这样的人也不敢妄自尊大,岂敢随便指望他人?人有受到污染的心,若

不教导他在良知上切实用为善除恶的功夫,只去悬空思索一个本体,所

有事都不切实加以处理,这只不过是修养成了一个虚空静寂的坏毛病。

这个毛病不是小事情,所以,我不能不提前向你们讲清楚。”

这一天,钱德洪和王汝中都有所得。


[评

钱德洪(1496——1574 年),初名宽,字洪甫,浙江余姚人,时称

绪山先生。在王门中,他是“授业师”之一,待子弟严而有礼,教学上

因势利导。嘉靖十一年进士。著有《阳明先生年谱》、《濠园记》等,

其主要哲学言论见于《明儒学案》中所录《会语》和《论学书》等。钱

的学说也有“三变”的过程。起初以“为善去恶”功夫为“致良知”,

反对王畿的“四无说”而主张“四有说”;而后认为良知是“无善无恶”

的,否定了前期的“四有说”;后期则强调“和”,认为“充天地间只

有此知。”


[小问答]

对此,你怎么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本文为暇议,实属闲暇之议论。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它是一篇消遣的产物,也并不意味着作为叙述者毫无理智地揣摩和分...
    后学之进阅读 2,102评论 0 3
  • 笔者写下这个题目,可谓诚惶诚恐,深感要对一代大儒的思想有所评判,力道仍非常浅薄。能写这篇文章,缘于读梁漱溟先生的书...
    云之汉阅读 5,228评论 0 15
  • 道是天地万物之主宰,是天地万物消长变化的运行的准则,是大中至正的;良知是人之主宰,是促使人认知和掌握天地万物消长变...
    明悟本心阅读 2,888评论 5 5
  • 有一句话给你们说:明明你希望我跌倒,却说得对自己的不公平都是理所当然。
    失控少女阅读 212评论 0 0
  • 我靠近你的房子时 风也穿过雨的林子 可能出现的 都没有出现 想发生的 都没有发生 一个明亮的春日,快乐天使降临人间...
    广电1702李汇阳22阅读 309评论 4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