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让悬崖变平地
长出森林
一整片森林
你在树影里”
爱让荒原变坦途,迪伦摆渡着她的摆渡人崔斯坦,穿过魔鬼之地,从天堂回到人间。
经典故事框架
被列在众多青少年课外读物推荐榜中的《摆渡人》,讲述了一个经典的个人救赎故事。父母离异,朋友远去,孤独的迪伦乘坐火车遭遇车祸,当她确认自己是唯一的幸存者并且在荒原中见到一个陌生男孩时,无数的细节告诉读者一个很快被证实的真相——迪伦已经死了。崔斯坦有点儿类似于“天使”“、“领路人”之类的角色,似乎西方文学偏爱这种设定。希腊神话中,冥王哈德斯的船夫卡戎(Charon),是冥河上的摆渡人,由他分辨来到冥河岸边的是死者的亡灵,还是不应进入地府的活人。崔斯坦延续了这种分辨能力。每个灵魂离开人世后必须在摆渡人的带领下穿越荒原,期间要经历复杂的地形、粘稠的河水,特别是无处不在拉人下地狱的魔鬼,最终幸存的灵魂,会到达称为“家”的地方。我们故事的主人公虽然诸多胆怯、踟躇、柔弱,但是在主角光环照耀下一定能逢凶化吉,到达彼岸。故事的前半段表现平平,遵循古老而经典的好莱坞式小人物英雄主义情节,作者本人的苏格兰背景使得荒原的形象无尽绝望。英国的文学作品里经常用荒原来衬托主人公孤独冰冷的心境,《秘密花园》中父母双亡、性格孤僻的小女孩第一次抵达拥有“秘密花园”的豪宅,沿途经过的就是一望无际、石楠丛生的苏格兰荒原,这不仅是主人公对未知新生活的第一印象,更是她苍白黑暗的内心在外界世界的投影。《摆渡人》用大量篇幅描述迪伦和崔斯坦的历险,并以迪伦个人的内心独白将她对崔斯坦从警惕到信任,由依赖到爱慕的感情表现的淋漓尽致。正是爱的存在,为故事的后半段埋下伏笔。
不是平凡故事
《摆渡人》之所以能被书评人注目,不单是因为它在讲一个主题为爱、家和救赎的故事,更是因为后半段的迪伦放弃天堂的永恒,不顾一切反逆来时的路,她在没有摆渡人的保护下躲避恶魔的袭击,仅凭一己之力找到崔斯坦,并且带领她曾经的摆渡人现在的爱人崔斯坦回到人世间。值得一提的是,书中隐晦地说明每一个灵魂到达“家”之时,眼前展现的将是自己最向往和怀念的生活场景并得到永生,可迪伦抵达之后眼前出现的仍然是,荒原。在这个少女的灵魂深处,曾和崔斯坦一起经历的荒原才是她的天堂。迪伦一洗之前的被动形象,她勇敢而强大,把一个个不可能变成现实,相比之下崔斯坦反而迷惘怯懦,不愿轻易反抗他自己也不清楚为何开始的命运。也许是因为作者女性的创作角度,主人公的成长轨迹从青涩迷茫到成熟勇敢的轨迹更为丰满,不但拯救了自身,更完成了对爱人和爱的救赎,不再是默默站着等待被男性拯救的女性了。也正是后半段的重头戏,《摆渡人》能够从众多相似题材的小说中脱颖而出,“出其不意的情节架构中饱含感人至深的真情,贯穿着人生思索和人性独白”。英国《卫报》称之为“一本教你学会如何去爱的伟大作品!完全意想不到的情节,令人惊讶的人生谶喻。这部作品是《三十九级台阶》和《指环王》的综合体,具有史诗般的质感,惊心动魄。”同时更提醒世人“不要忽略人生中每一个让你意想不到的时刻,那是你的灵魂摆渡人在向你告密!”
评价毁誉并行
并不是完全一边倒的赞美。比如我国著名的“豆瓣”上的书评中,就有很多不同的声音:“好构思,差文风,无曲线,玛丽苏”,或者批判国内的出版社为了多卖几本将其过度宣传成了畅销书。对于写在书封上的宣传用语我并无指摘,因为“摆渡人”这个对国内读者来说有些模棱两可的书名,并没有“谁的青春不迷茫”、“因为痛所以叫青春”这类“口号式”起名方法来的简单易懂。不过在通读了全文后,确实,文中大量的内心独白,充斥着浓重的玛丽苏台词式腔调,简直自动按下了快进键。结果便是,很多读者翻了几页后就会自动把它归类为“小女生看的”。作者中学教师的职业,确实有可能促使她写下很多小女生的语气,不过在我看来这些缺憾并没有阻挡《摆渡人》成为很好的小说。现实世界已经如此让人绝望,犹如迪伦眼前的荒原,如果年轻的孩子们不再阅读“爱让悬崖变平地”式的故事,他们又怎么能相信爱,得到爱,付出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