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昨晚,有点儿寒凉,暮色四合时分,又下起了一阵小雨,于是漱洗之后,早早就钻进了温暖的被窝,躺在床上看手机,随手写点东西,挺有趣的,真惬意呀!
写文于我,已成为一个习惯,每天都能抽出时间写上几笔,日更是没有问题的。
随着年龄渐长,晚饭吃得很少了,好像胃有记忆,吃多了反而很不舒服。酒,也喝得极少。为健康,不贪杯。
东北人有意思,发明了“猫冬”这个词,很形象,也很生动。在严寒的北方,人们减少户外活动,躲在家里御寒,这跟猫的习性有点类似,猫怕冷,在寒冷的日子里,会总找个温暖的角落绻缩起来,以此减少热量散发。
记忆中的故乡,冬季也是有几分寒冷的(最冷为零下七、八度甚至零下十度,一般会在零度至五、六度左右徘徊)。在滴水成冰的日子里,家乡人也是一样,早早吃过晚饭,洗漱,躺进温暖的被窝里。夜晚七、八点的乡村,路上已少有行人。只有狗子们的偶尔一两声吠叫,更衬映出村庄的宁静。
家乡人的冬季早睡,与北方人的猫冬也是异曲同工。户外活动明显减少,“猫”在家中养精蓄锐,在温暖的屋子里,享受冬天充足酣畅的夜间睡眠。
深圳人似乎是睡得较晚。晚上十点多,透过窗户,还能看见高楼大厦的万家灯火。这里的人们真的太拼了!早睡是不太可能的,仿佛入睡太早,会对不住青春与梦想。
我不由想起一九九八年冬季,那是我来深圳的第一年,我在罗湖区一家公司上班,每天加完班通常是晚上十二点,年轻的我们饥肠辘辘,总会找个小店先吃碗炒米粉,再回宿舍洗漱休息。凌晨的工业园,还是灯火通明,工厂的夜班接着在运转。
记得那是一个冬天的晚上,我与公司同事老张(也是湖北籍的老乡),在下班后的夜市上遇见,我们兄弟俩便邀约去喝一点小酒。那时的工厂,几乎是没有什么星期天休息的,只有发薪那天,我们才放下午半天假。那晚,忙碌了一天,疲惫不堪的我们,在酒中诉说生活的不易,也倾诉着对家乡的思念。两个年轻的异乡人,在冬季的夜晚,在深圳,把酒对酌,畅述人生,花生米、凉拌菜、萝卜丁、羊肉串,就是下酒最好的食材。深圳冬季似乎不太冷,我和老张喝完酒回宿舍,已凌晨一点,夜风微凉,吹在身上惬意极了。
多年之后,我一直记得与老张对饮的那个冬夜,灯火通明的罗湖某工业区。现在的我,在冬季来临时,也学东北人和湖北家乡人,早早地进入被窝“猫冬”,似乎缺少了年轻时代的激情与热血了,不禁有些怅然若失。
怀念啊,怀念青春!怀念冬日午夜深圳街头小店的畅饮,怀念年轻时代的懵懂与纯真,怀念金威啤酒苦涩又清爽回甘的味道,怀念天马行空的自由……
老张,分别多年,你过得可好?是否还记得罗湖畅饮的那个冬日深夜,我们把满心的苦累艰难融入酒中,对着灯火阑珊的城市发出豪言壮语:在深圳,我们一定要创造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