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于吹落山头月。漫漫江上沙如雪。
谁唱缕金衣,水寒船舫稀。
芦花枫叶浦。忆抱琵琶语。
身未发长沙,梦魂先到家。
今天是年前倒数第二个工作日了。许多要回家过年的小伙伴,都陆续踏上了归途。我虽然从小没离开过父母的掌心,未亲身经历过跨越千山万水回家探亲的辛苦,但对于那些周折以及相伴而生的情绪,也终究随着阅历和年龄的增加而逐渐能够体会一二。所以今天,读到“身未发长沙,梦魂先到家”的时候,有一点被打动。
想起身边就有好几个朋友,没买到火车票,只好一路倒三四辆大巴回去。大清早出发,到家可能都要下午甚至晚上了。此间心情呢,真可说是“身未发长沙,梦魂先到家”了吧。
除此之外,整首词虽然没什么特别惊艳之处,但营造出的寂寞气氛,却得以将“归思”之情抒发得很透彻。
第一句“单于吹落山头月”中,“吹落”用得很有意思,好似旅途中的人和周遭的景融在了一起,都活了起来。“单于”和后面的“缕金衣”应该都指的是唱曲吧。可能是坐船回家,一路上唱着曲子。“水寒船舫稀”,天寒、人少,更显寂寞。
一行水路,满目几近开败的芦苇花和正红的枫叶,都意味着秋天。萧条之下,可能又想起和亲人弹奏琵琶唱和的温馨场面,思归之心愈切。人还没出发,魂已经回家了。
对我来说王观是个陌生的名字,查了一下,应该也不是个很出名的文人。其他作品中除了有一句“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因新颖形象而很受褒扬之外,其余的词句真从来也没听过。平心而论,以文采、意境、格调等等而言,就我目前所读,他确实和大文豪、大才子们有很大差距。
而这首词,其实就是一个普通人在说着归思。稍有才情者如他,尚能作几句情境之语。才智平平、或者干脆不识字的,也无非叨念两声,好想回家。
然而其中所蕴含的情感,难道不是一样的?千年文坛,巨星毕竟寥寥,更多的是普通人。虽天赋有分,才能有异,思乡情却不曾有差别。都说好的文章须要动人。字字珠玑者固然令人赞叹,但只要发乎真情,几句简短、朴实无奇的句子也能动人心魄,激起感怀。也许在某个时间,可能是当时,也可能是几千年后,给同在异乡为异客的陌生人几分感同身受,几分安慰,几分支持。我想,这应该就是文学于人的最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