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饿过一次,就再也不害怕饥饿的感觉了

我决定尝试断食——一天,24小时。

那天我休息,家里就我一个人。我的身体情况良好,没有感冒发烧头痛牙痛,也不在生理期。

一大早,我洗漱完打开电脑,一边敷面膜一边浏览新闻,感觉时间一下子变多了。跳过早饭的感觉不错啊!

10点多,饿劲儿上来了,我喝了一大杯热水,缓解了许多。

开始看书,有点走神,总想去冰箱附近转悠。

中午12点左右,很饿,又一次喝水,两大杯,感觉胃很空了。打开冰箱,看到很多食物,水果、蔬菜、鸡蛋、肉,格外诱人,橱柜里米、面都有,燃气灶运转正常,想吃什么不能做啊?

忍了一会儿,决定睡个午觉,迷迷糊糊睡了四五十分钟,饿醒了。

接着喝水,第一次感觉白开水怎么这么好喝啊!好像身体特别渴。

下午一直专心看书、写东西,转移了我的注意力,似乎饿劲儿没那么明显了,不再像早晨那样脑子里总飘着各种美食的影子。

特别是,没有想象中的疲乏,精神还不错。当然,心里的确空落落的,好像缺了什么。

下午5点,又到了敏感的黄昏时分,我感到了饿浪滚滚,一浪高过一浪,心神不宁,又一次到冰箱区徘徊,打开冰箱,激烈地思想斗争后,决定吃点东西,于是,撕开一包榨菜,拿出一根手指长的榨菜丝,轻轻地咬下来三分之一,剩下的三分之二放到了一个小碟子里。

就这么一小截榨菜丝,简直救了命啊!我根本舍不得吃,就含在嘴里抿啊抿啊,舌头的味蕾全线开放,咸味、辣味、榨菜的香味,浓郁到让我不敢相信,我感觉自己的味觉从来没有这么灵敏,那种幸福感简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把榨菜头咂摸到没有味道了,才依依不舍地嚼了几下,咽了下去。

之后,整个人就满血复活似的,恹恹的感觉完全没有了,又喝了几口水,就开始在电脑上回复邮件了。

晚上7点,又吃了三分之一根榨菜,很享受它的味道,咂摸许久。

接着喝水,看电视,似乎不再感到饥饿了。

快10点时,我开心地吃了那段小榨菜丝,刷牙睡觉。

当晚,睡眠安好,没饿醒,也没做以前经常做的看到美食却吃不到的“噩梦”。

这次的断食经历让我一下子探到底了。

就好比你一直觉得有口井很深很深,好像深不见底,深到你感到害怕,然后有一天,你用绳子拴了个石头扔了下去,探底之后发现,它的深度在你的绳子长度之内,你一下放松了。

断食一天后,第二天随便吃点什么都香得要感激涕零,一口清粥,几口小菜,以前觉得味道很寡淡,现在吃下去,觉得回味无穷。

断食一天的确也有一定的减重效果,体重秤上显示轻了2斤,但我反倒觉得这个效果并不重要,这次经历的可贵之处在于:从此之后我不再对饥饿怀着极大的恐惧感,也消除了对食物的那种莫名的依赖感。

之前一直以为,如果24小时吃不到东西,我可能会疯掉,会非常痛苦难受,要经历无法想象的折磨,会让我濒于崩溃,出现昏厥休克也有可能,甚至觉得我根本不可能坚持下来。因为根据我以往的经验,一顿不吃都要死要活的,三顿不吃,那还不出人命啊?

可是,我竟然做到了,如果不算那根榨菜,我确实整整一天没有进食。

而且,没有想象中那么难挨,没有想象中那么痛苦,甚至没有想象中那么饿。断食一天后,不仅没有任何身体上的不适,反而觉得精神不错。第二天,饮食肯定清淡,因为,你已经从本能上不贪恋油腻东西了,随便有点盐味、菜味、谷物的清香,就满足得一塌糊涂。

很多经常实践断食的人说,通过断食,慢慢地就能判断出自己——

是饥饿还是无聊,

是饥饿还是疲倦,

是饥饿还是嘴馋,

是饥饿还是口渴。

我也有这样的体会。曾经——在饥饿时,我想吃;无聊时,我也想吃;疲倦时,我还想吃;嘴馋时,我更想吃;就连口渴,我也会以为是自己饿了……

很多人都跟曾经的我一样,在根本不需要食物的时候,毫不思索地往嘴里塞东西,所以,肥胖才不可避免地成为“现代病”。

适当地切断这个看似不可中断的进食节奏,停一停,别紧张,试着去体会早就陌生的饥饿感,让身体和心理适应十几小时甚至几十小时停止进食的状态,你会真切地看到饥饿的本来面目,它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是上一代或是上上一代遗传下来的“饥饿记忆”,让我们高估了它的力量。

所以,无聊时就找点有意思的事,疲倦时就好好休息一下,嘴馋时可以用健康低卡的零食哄哄自己,口渴时就大口喝水——关键是,你的身体要能识别它们和饥饿之间的区别。

这次断食让我探到了底。探到了那口深井的底,我便不再对它怀着莫名的恐惧。我知道自己的身体能扛住什么样的饥饿,也发现身体其实并不需要那么大量的食物,并不需要那么肥甘味厚、辛辣油腻的食物。

这次经历是我减肥过程中重要的分水岭。自此之后,我不再害怕饥饿感,我可以按照身体的需要而不是心理的需要设计健康食谱了。

我慢慢能区分什么是胃需要,什么是心需要。

我成了自己胃口的主人。

《断食轻食轻断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