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笳本自出胡中,响有余兮思无穷。
千古华夏大地,孕育万千文明。而在那闪烁的明星之中,乐,无疑是极为耀眼的一颗。若论文明,华夏古地当推;若言底蕴,古乐七千年犹存。
正可谓,坐今独对上古论,余音千年尚未止。
年少时我颇爱读书,对上古神话、奇经怪谈更是大爱。见书中传奇人物大都通晓音律,自然对古乐非常向往。故虽五音不全、线谱不识,仍想体会一番古乐的灵动之美。七千余年前,先民便开创了音乐,尧、舜“以麋缶而鼓之”,“击石拊石,百兽率舞”。葛天氏“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阴康氏“民气郁于而滞著,筋骨瑟缩不达”。这便是古乐的来源,源于生活,为众生百态、天变地化之凝结。黄帝令伶作为律,成黄钟之宫,次制十二筒,听风皇之鸣,又铸十二钟以和五音。帝颛顼登为帝时,正风乃行,帝好其音,乃令飞龙作效八风之音,命之曰《承云》。舜立,令质修《九招》、《六列》、《六英》,以明帝德。每每读到此类文章,耳边总会回荡着似有似无的乐声,来自上古,宫、商、角、缪、徵、羽、和,七音齐奏,如临仙境。
常常幻想,那些生活在过去的人们,跟现代人不同,没有太多的娱乐方式,是如何度过平常的生活?他们是否也常常拿起身边的乐器,奏上一曲,舞上一首?无论富贵贫贱,是否也会在闲暇之时哼唱一曲小调怡情助兴?历史掩埋了太多的秘密,可正因如此,我们才能继承着前人的遗赠,去探索未知的奥秘。不知是否是巧合,四书五经中,只有《乐经》在战乱中丢失,这是否意味着什么?也许先民不愿他们清净的生活被其他杂事所干扰吧。虽七音失其二,但其音魂不散,早已融入炎黄血脉之中,将于中华共舞,不朽,亦不灭。
乐,变幻莫测,但绝对平等。即使如我一般,只知“阳春白雪”、“下里巴人”的人,也可以感受感受到其魅力无穷。煮一壶清茶,着一袭白衣。焚香净身后,手抚琴筝。在那时,奏乐之人便化为天庭中的帝君,掌控所有人的情感;又如谪仙落凡尘,迷人心神,教人神往。聆听一首佳乐是体验亦是一世人生,上一刻诸雄争霸、喊杀震天,下一刻便风平浪静、国泰民安。有趣的是,不同的乐器又可以演奏出不同的音色,如剑鸣,如雷震,如泉流,如鹿鸣,若喜若悲,有泪有笑。人世百态,尽在一曲之中;天地万象,跃于三调之内。演奏者更是如道家学说之中“天人合一”的人,一人一器演绎天地芸芸于五尺之地,谈笑间斗转星移,挥指间百世轮回,端的奇妙。如有乐中圣手,沉迷其奏之乐,定然难以自拔,演奏完毕后,必然大呼愉悦、满足,回味无穷。古乐的魅力近乎于魔力,就像西方的玫瑰花一般有着无限的诱惑,但又有着中国古代神话中仙子一样,久居于天宫内,平日不显于世间,现世便惊艳,受世人供奉。
乐为礼,礼亦为乐,只因全身心投入乐曲之中,随着那节奏的律动,听者便不由自主地化为乐中之人、乐中物。那礼节的教化,深入灵魂,铸就偌大文明之邦。
望古今,三皇五帝祭天之时、后世明君讨伐之时,所奏之乐又是何等的盛大,何等的辉煌,何等的令人心向神往。又曾想,李氏王朝大唐盛世、蒙古天骄横击外敌,又是多么震憾!乐曲之力深入灵魂、直入人心,如此伟力,当世又何处能寻?
《高山流水》觅知音,《梅花三弄》咏洁情,《汉宫秋月》诉幽怨,《十面埋伏》绘悲情。纵览华夏历史画卷,一切情、一切雅、一切史、一切理,都没有一丝一毫被埋葬,尽归于一个乐字之中,绕中华之梁千万年而未能止。